[发明专利]一种500A射频消融仪主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9281.6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6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隽医疗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H02M3/335;H02M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蒋真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500 射频 消融 主机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500A射频消融仪主机系统,包括高压可调电源模块、功率输出模块、功率驱动器模块、低压供电电源模块、控制器模块、测温模块和液晶显示器模块,外置用于实时通信的蠕动泵和脚踏;所述控制器模块控制系统的运行;功率驱动器模块和功率输出部分相连,高压可调电源模块提供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供电。低压供电电源模块给整个系统提供低压电源。液晶显示器模块提供人机交互界面,通过采集到射频消融针的插入后自动进行模式的识别,进入相关的工作界面,进行对人体组织的消融。本发明通过射频能量输出,实施对阻抗的监控,温度的控制,实现对人体癌细胞的热消融,不会对人体的正常组织造成热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和射频消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500A射频消融仪主机系统。
背景技术
射频是一种频率达到每秒15万次以上的高频振动。人体是由许多有机和无机物质构成的复杂结构,体液中含有大量的电介质,如离子、水、胶体微粒等,人体主要依靠离子移动传导电流。在高频交流电的作用下,离子的浓度变化方向随电流方向为正负半周往返变化。在高频振荡下,两电极之间的离子沿电力线方向快速运动,由移动状态逐渐变为振动状态。由于各种离子的大小、质量、电荷及移动速度不同,离子相互磨擦并与其它微粒相碰撞而产生生物热作用。由于肿瘤散热差,使肿瘤组织温度高于其邻近正常组织,加上癌细胞对高热敏感,高热能杀灭癌细胞,而副作用不发生。
具有消融功能的射频治疗仪的治疗机理主要为热效应。射频波本质上是特定范围内的电磁波。目前医用射频大多采用200KHz --750KHz的频率。射频治疗仪工作频率为470KHz。当射频电流流经人体组织时,因电磁场的快速变化使得细胞内的正、负离子快速运动,于是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细胞内的其它分子、离子等的摩擦使病变部位升温,致使细胞内外水分蒸发、干燥、固缩脱落以致无菌性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根据《2018年中国癌症数据统计》显示:全国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为380.4万例,恶性肿瘤发病率278.07/10万,死亡率167.89/10万,死亡比例占25%以上。已成为中国全人群死因第一位。并且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在可预期的时间段内,肿瘤会呈爆发的态势。
1.临床医学界已意识到单一治疗方式的局限性,肿瘤MDT多学科治疗模式成为世界肿瘤治疗的必然趋势。必须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制定综合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2.中国的实际情况是病人发现患上肿瘤已是中晚期,已失去可做手术条件。在此后延长患者生命的治疗过程中,需要一种临床疗效确切、损伤小、可重复性的肿瘤局部治疗方式。
3.此外对于早期肿瘤,在现今临床学“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的趋势下,也需要一种精准、微创的肿瘤局部根治治疗手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基于充分的临床证据,欧洲肝病学会(BCLC)、美国肝病学会(AASLD)和亚太肝病学会(APASL)已经将手术切除、肝脏移植和射频消融治疗同列为直径小于3cm 肝癌的根治性治疗方法。我国 2009 年公布的《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的专家共识》中认为:对于直径 5cm 肝癌,局部消融可作为手术切除之外的另一种治疗选择;对于肝脏深部或中央型直径 3cm 的肝癌,局部消融可以达到手术切除疗效,获得微创下根治性消融,可优先选择。目前,国内外研究均显示,射频消融治疗有望能为肿瘤直径2cm或3cm肝癌的首选治疗手段。
此外射频消融在中晚期肿瘤中,因其临床有效且微创,在患者的长期患病周期里可重复操作,达到控制肿瘤的效果。此外在肿瘤的MDT综合治疗中,射频联合Tace,射频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或是射频联合索拉非尼等都取得了不错的疗效,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隽医疗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未经安隽医疗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92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