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相变蓄热换热一体化水箱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069155.0 | 申请日: | 2021-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8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 发明(设计)人: | 程远达;吴璠;张赫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4S60/10 | 分类号: | F24S60/10;F24S20/40;F24S80/00;F24S80/60;F28D20/02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赵江艳 |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变 蓄热 一体化 水箱 | ||
本发明涉及相变储能技术及空气能蓄热保温技术领域,包括用于储水的箱体,箱体外侧设置有相变层,相变层被第一隔板分割为位于两部分,其中位于第一隔板上方的材料为高熔点相变材料,下方的材料为低熔点相变材料;相变层外侧设置有保温层,保温层与相变层之间设置有空气层,空气层内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均流孔板,均流孔板的内侧与相变层连接,外侧与保温层连接,均流孔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导流孔。本发明将两熔点相变材料应用于蓄热水箱,提升了水箱的热分层效果,增强了相变的均匀性,提高了水箱的蓄能密度,保证了水箱的供水能力;增强装置保温性能,降低无效热损失,提高太阳能光热利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变储能技术及空气能蓄热保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相变蓄热换热一体化水箱。
背景技术
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太阳能光热技术相对成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太阳辐射受天气、昼夜、季节等因素的制约,具有非连续、不稳定的特点,使得太阳能光热有效利用率受限。蓄热水箱作为太阳能光热利用中的储热部件,具有调节负荷波动及存储热水的作用,可有效改善气象参数对太阳能光热利用的影响。常规蓄热水箱以水作为蓄热介质,存在着储热密度低、体积大的不足。而且,随着蓄热过程的进行,高温水与低温水不断掺混造成水箱进出口温差逐渐降低,与之相连的太阳能集热器进口水温升高,导致太阳能集热器效率降低。
近年来,相变蓄热技术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许多研究利用相变材料在近似恒温条件吸收与释放潜热的特点,将相变材料与蓄热水箱结合,一方面提升水箱蓄能密度,减小水箱体积;另一方面降低太阳辐射间断性对太阳能热利用的影响,提高太阳能的有效利用率。现有相变蓄热水箱通常采用单一熔点相变材料,由于水箱内存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分层,当水箱上部相变材料发生相变时,水箱中下部的相变材料往往无法达到熔点。单一熔点相变蓄热水箱存在着相变材料熔化不均匀、不充分的弊端,降低了相变材料的利用率。
因此,对相变蓄热水箱进行合理的设计及优化,提升蓄热密度及蓄放热效率是提高太阳能热利用率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应用于太阳能集热系统的相变蓄热换热一体化水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相变蓄热换热一体化水箱,包括用于储水的箱体,所述箱体外侧设置有相变层,所述相变层被第一隔板分割为位于两部分,其中位于第一隔板上方的材料为高熔点相变材料,下方的材料为低熔点相变材料;所述相变层外侧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与相变层之间设置有空气层,所述空气层内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均流孔板,所述均流孔板的内侧与相变层连接,外侧与保温层连接,所述均流孔板上设置有多个导流孔。
所述箱体上方设置有热水进口、用户侧供水口,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热水出口和用户侧回水口,所述热水进口用于连接太阳能集热器水流道出口,所述热水出口用于连接太阳能集热器水流道进口,所述用户侧供水口用于连接用户侧供水管道,所述用户侧回水口用于连接用户侧回水管道。
所述箱体上方设置有检查口,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补水口。
所述相变层内还设置有多个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用于对相变层进行分隔和支撑。
所述箱体为圆柱形,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均流孔板均为环形。
所述高熔点相变材料为相变温度为55℃的石蜡,所述低熔点相变材料为相变温度为40℃的石蜡。
所述的一种相变蓄热换热一体化水箱,还包括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所述空气入口设置在空气层底部,用于连接双流体式PV/T组件或空气式太阳能集热器的空气流通管道出口,所述空气出口设置在空气层顶部,用于连接双流体式PV/T组件或空气式太阳能集热器的空气流通管道入口。
所述的一种相变蓄热换热一体化水箱,还包括设置在水箱内的电加热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91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