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偏心双自锁螺母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68518.9 | 申请日: | 2021-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7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飞;李祥臣;李光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博研铁路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B5/02 | 分类号: | F16B5/02;F16B39/24;F16B39/02;F16B37/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杨华 |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偏心 螺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偏心双自锁螺母,包括偏心自锁环和本体,本体上端设置突出的偏心套组合结构,偏心自锁环底部设有内嵌的偏心止口组合结构,偏心套组合结构与偏心止口组合结构连接。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螺母防松不足等问题,其结构设计合理,具有双自锁性,防松可靠,拆装方便,重复使用,不受任何使用条件限制等优点,显著提高其自锁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偏心双自锁螺母,属于机械零件加工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螺母是将机械设备紧密连接起来的零件,通过内侧的螺纹,同等规格螺母和螺栓才能连接在一起。螺母在使用是一般是配合垫圈使用,在使用螺母紧固螺栓或者螺杆时,需先将垫圈套接于螺栓和螺杆上,然后再将螺母与螺杆或者螺栓连接紧固,主要靠螺纹面的摩擦及内置防缓件进行防松,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了主要以下几种:内置尼龙环防缓式螺母、内置防缓圆弹簧式螺母、变牙型螺母、内置防缓销(球)偏心自锁环、槽型螺母及切弹性防缓槽式螺母等。其他防松还有用螺母与附加防松件组合,其有:附加弹簧垫圈、止动垫圈、利用粘接剂、冲变形点放松、偏心式偏心自锁环等等、以上防松的方法各有利弊,只能满足一定条件使用要求,且防缓强度不足以达不到防松目的。内置防缓销(球)偏心自锁环、偏心式偏心自锁环虽防缓强度足够,基本解决了众多防缓螺母的弊端,但其自锁时易使连接件的螺纹发生局部塑性变形,多次使用会破坏螺杆螺纹,影响螺杆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是提供一种偏心双自锁螺母,它从跟不上解决了现有螺母放松存在的防缓强度不足等问题,其结构合理,具有拆装方便,重复使用,防松可靠,不受任何使用条件限制等特点,显著提高其自锁性能和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偏心双自锁螺母,包括偏心自锁环和本体,本体上端设置突出的偏心套组合结构,偏心自锁环底部设有内嵌的偏心止口组合结构,偏心套组合结构与偏心止口组合结构连接。
所述偏心套组合结构包括偏心套,偏心套上端面一体设置有偏心锥套,所述偏心止口组合结构包括偏心止口,偏心止口上端面一体设置有偏心锥止口,偏心套与偏心止口位置对应,偏心锥套位置与偏心锥止口位置对应。
所述偏心锥止口与偏心锥套接触面设置非金属垫圈。
所述偏心止口与偏心套采用过盈配合或用胶粘剂固定连接。
所述偏心自锁环下端面与所述本体的上端面在初始状态下,设置有小于或等于螺纹导程二分一的轴向间隙。
所述本体的内螺纹与所述偏心自锁环内螺纹相同,且其螺纹中心线在同一轴向中心线上。
所述偏心套和偏心锥套的外径与所述偏心止口和偏心锥止口内径的轴向中心线相同,且其轴向中心线与其螺纹中心线端偏离在同一偏心轴线上。
所述本体外表面设置有标记点。
由于本发明的本体一端设置偏心套、偏心锥套和内置与偏心套相接的偏心止口、偏心锥套口相接的偏心锥止口的偏心自锁环。偏心套、偏心锥套和偏心自锁环内螺纹相同,且其螺纹中心线在同一轴向中心上,偏心套、偏心锥套的外径与偏心止口、偏心锥止口内径的轴向中心线相同,且其中心线与中心线的偏离在同一偏心轴线上,所以需要锁紧时,只要将偏心自锁环相对本体转动,就会使其内的初始同心的上、下内螺纹孔发生偏移,偏心自锁环上的内螺纹卡住被连接螺杆的外螺纹,产生径向力与摩擦力,即可防止连接螺母松动,同时,偏心自锁环转动后,受内螺纹连接作用,使其轴向移动压向本体。当需要拆卸偏心防松双偏心自锁环时,将偏心自锁环相对本体转回初始位置,使偏心自锁环复位,即可转动本体顺利卸下偏心防松双偏心自锁环,拆装方便,不受任何条件限制。由于被连接螺杆与偏心双偏心自锁环的连接螺纹在转动过程中始终吻合,所以,不伤害相互啮合的螺纹,使螺杆与偏心双偏心自锁环殚可以重复使用,显著提高螺母自锁性能和使用寿命。偏心自锁环转动角度越大偏心距越大,自锁力就越大,防松效果就好。该偏心双偏心自锁环,特别适用于经常发生强烈振动的重要螺纹连接场所。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博研铁路车辆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博研铁路车辆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85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