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调式大直径内孔精加工复合镗刀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7971.8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6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曹光亮;周理根;张俊青;张海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市钻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9/034 | 分类号: | B23B29/034;B23B29/12 |
代理公司: | 郑州铭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4 | 代理人: | 张万利 |
地址: | 450006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式 直径 精加工 复合 | ||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刀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可调式大直径内孔精加工复合镗刀,包括刀体和刀柄,刀体具有与刀柄连接的连接端,连接端远离刀柄的一端具有间隔设置并朝向远离刀柄方向延伸的两个以上的延伸部,刀体的另一端具有用于将两个以上的延伸部连接的切削端部,该切削端部、延伸部、连接端之间的空隙使刀体形成镂空框架结构,相应的刀夹设置在延伸部及切削端部上,通过设置镂空框架结构,一方面可以在满足重量要求的情况下获得所需的刀体轴向长度,另一方面,中空设计能够使刀体在加工时充分散热、排屑,进而提高刀具加工的质量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刀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可调式大直径内孔精加工复合镗刀。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变速箱壳体类零件加工,因孔系较多,孔的尺寸精度要求及位置度要求较高,且孔的尺寸变化较大,一般采用插补进行加工,或者多把刀具进行加工,被加工件尺寸精度及型位公差难以控制,为了满足生产需求,车间常采用复合镗刀来提高加工效率及产品稳定性。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11331369U的专利文献提供了一种复合镗刀,包括依次连接的刀柄、定向旋转机构、复合刀体;复合刀体包括同轴设置的多个子刀体;各子刀体的直径由刀柄侧向复合刀体侧依次减小,每个子刀体的外周均设置有镗刀;镗刀包括沿子刀体周向设置在不同位置的粗镗刀、精镗刀和倒角刀;各子刀体上镗刀的种类根据不同孔系的加工要求进行设置;对于同时设置粗镗刀、精镗刀的子刀体。该专利文献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的刀体上设置有多个刀片,在设计研发过程中需要考虑刀体自身的体积、重量,为了获得良好、稳定的切削效果,一方面刀体需要具有良好的排屑效果,另一方面刀体重量需要适应机床的限载重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式大直径内孔精加工复合镗刀,以解决现有复合镗刀的刀体重量较大、排屑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发明的可调式大直径内孔精加工复合镗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可调式大直径内孔精加工复合镗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体和刀柄,所述刀体具有与刀柄连接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远离刀柄的一端具有间隔设置并朝向远离刀柄方向延伸的两个以上的延伸部,所述刀体的另一端具有用于将两个以上的延伸部连接的切削端部,该切削端部、延伸部、连接端之间的空隙使所述刀体形成镂空框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切削端部具有朝向远离刀柄方向延伸的中心部,所述中心部上设有第一刀夹。
进一步地,所述切削端部具有朝向刀柄部凹陷的凹槽,所述中心部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槽壁为扩口锥面状。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部为两个,分别为沿刀体旋转中心轴线中心对称设置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延伸部靠近切削端的一端设有第二刀夹,所述第二延伸部靠近切削端的一端设有第三刀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延伸部靠近连接端的一端设有第四刀夹,所述第二延伸部靠近连接端的一端设有第五刀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刀夹、第二刀夹、第三刀夹、第四刀夹、第五刀夹上均设有用于调节刀刃径向切削尺寸的径向调节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刀夹、第二刀夹、第三刀夹、第四刀夹、第五刀夹上均设有用于调节相应刀夹在刀体上的轴向设置位置的轴向调节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刀体设有用于降低刀刃温度的冷却通道。
上设有沿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刀夹、第二刀夹,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部具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市钻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市钻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79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