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防止冻煤且便于卸煤的运输车厢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067970.3 | 申请日: | 2021-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29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 发明(设计)人: | 何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万马汽车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D3/16 | 分类号: | B61D3/16;B61D47/00;B01D47/06;B61D27/00;A62C3/07 | 
| 代理公司: | 蚌埠幺四零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6 | 代理人: | 尹杰 | 
| 地址: | 400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防止 便于 运输 车厢 | ||
1.一种用于防止冻煤且便于卸煤的运输车厢,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于火车上侧的底板(62),所述底板(62)上侧设有用于驱动热水循环流动的循环机构,所述循环机构上侧设有车厢(13),所述车厢(13)内设有开口朝上的车厢空腔(14),所述车厢空腔(14)的左右内壁设有相互交叉的凹槽,所述车厢空腔(14)内设有将粘结在所述车厢空腔(14)四个内壁的煤块刮落的清洁机构,所述车厢(13)上侧设有用于进水以及喷洒防冻液的输送机构,所述车厢(13)左右两个侧面设有用于风力转换电能以及卸煤的辅助机构,所述循环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62)上侧且左右对称的两组支撑件,一组所述支撑件包括自前而后等距分布的十个支撑轴(66),所述支撑轴(66)外侧滑动连接有固定连接于所述车厢(13)下侧的固定块(63),所述固定块(63)下侧与所述底板(62)上侧之间设有环绕所述支撑轴(66)外侧的压缩弹簧(65),两组所述支撑件之间设有上侧抵接于所述车厢(13)下侧且下侧抵接于所述底板(62)上侧的弹性囊(64),所述弹性囊(64)内设有空腔,所述弹性囊(64)的空腔内设有温控模块(25),所述弹性囊(64)左右两侧设有向左右两侧延伸的水管(26),所述水管(26)内设有贯通连接于所述弹性囊(64)的空腔的管道腔,左右两个所述水管(26)的管道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单向阀(27),左右两个所述水管(26)贯穿所述车厢(13)左右两侧,所述水管(26)位于所述车厢(13)内的一段形成一个回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止冻煤且便于卸煤的运输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车厢空腔(14)前后内壁且前后对称的两个电动推杆(37),所述电动推杆(37)靠近所述车厢空腔(14)的对称中心一侧固定连接有直角块(38),所述直角块(38)竖直段段下侧设有位于所述车厢空腔(14)下侧内壁内且前后对称的底槽(28),所述直角块(38)竖直段下侧设有开口朝下的凹槽,所述直角块(38)的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块(29),所述滑动块(29)上侧与所述直角块(38)的凹槽的内壁之间设有弹簧(61),所述直角块(38)的竖直段内设有左右贯通的空腔,所述直角块(38)的空腔的远离所述车厢空腔(14)的对称中心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39),所述电机(39)转动连接有向靠近所述车厢空腔(14)的对称中心的一侧延伸的螺纹轴(40),所述螺纹轴(40)螺纹连接有滑动连接于所述直角块(38)的空腔的左右内壁且左右延伸的移动杆(35),所述移动杆(35)靠近所述车厢空腔(14)的对称中心一侧设有辅助清洁的衔接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止冻煤且便于卸煤的运输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部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移动杆(35)远离所述底槽(28)一侧的转动板(33),两个所述转动板(33)靠近所述车厢空腔(14)的对称中心的一侧设有相互抵接且呈交叉分布的多个转杆(15),多个所述转杆(15)转动连接有固定连接于所述直角块(38)水平段下侧的固定轴(31),与所述转动板(33)共线的一个所述转杆(15)与所述转动板(33)之间固定连接有挡板(34),所述转杆(15)内设有关于所述固定轴(31)对称且开口朝上的凹槽,所述转杆(15)的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抵接于上侧所述转杆(15)下侧的卡块(32),所述卡块(32)下侧与所述转杆(15)的凹槽的内壁之间设有固定弹簧(56),所述转杆(15)的一侧设有滑动连接于所述车厢空腔(14)的凹槽的内壁的第一擦块(16),所述第一擦块(16)内设有凹槽,所述转杆(15)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擦块(16)的凹槽内壁,所述转杆(15)的另一侧设有滑动连接于所述车厢空腔(14)内壁的第二擦块(30),所述第二擦块(30)内设有凹槽,所述转杆(15)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擦块(30)的内壁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万马汽车制造(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万马汽车制造(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797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