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饲料原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7961.4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3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旺;黄燕华;李国立;王国霞;陈桂琼;胡俊茹;徐田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飞禧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0/20 | 分类号: | A23K10/20;A23K10/37;A23K10/33;A23K10/12;A23K20/163;A23K20/189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肖宇扬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饲料原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饲料原料加工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处理黑水虻成为饲料发酵原料的生产方案。提供一种饲料原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混合黑水虻、去皮豆粕、糖蜜和发酵菌剂;步骤2:将所述步骤1混合均匀的物料装入呼吸袋中,封口;步骤3:在温度稳定的环境中发酵;其中黑水虻50‑60份,发酵菌剂0.2‑0.4份,去皮豆粕40‑50份,糖蜜2‑3份。发酵菌剂含有如下组分:无水葡萄糖、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以及中性蛋白酶。发酵菌剂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无水葡萄糖45‑75%;乳酸菌15‑30%;枯草芽孢杆菌6‑25%;酿酒酵母2‑20%;中性蛋白酶0.5‑3%。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饲料原料加工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处理黑水虻成为饲料发酵原料的生产方案。
背景技术:
黑水虻,学名亮斑扁角水虻,别名凤凰虫,是原产于美洲的一种的昆虫。经研究黑水虻可以用来处理餐厨、畜禽养殖垃圾,得到的黑水虻可以作为饲料原料使用。经检验发现,黑水虻幼虫干虫含粗蛋白40%、脂肪30-40%,其氨基酸含量很高,与鱼粉相似,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50%以上。此外,黑水虻含有丰富的天然抗菌肽、月桂酸、蛋白酶、P450解毒酶、水解酶等抗菌物质,用黑水虻饲养动物能起到促进摄食、免疫抗炎、抑制有害微生物滋生、减少疾病等作用。因此,黑水虻能够成为一种重要的诱食抗菌促长的功能性饲料原料。
目前,黑水虻养殖后主要是通过烘干的方法进行处理,以去除虫体内的水分,延长储存期。但是,在黑水虻养殖成为幼虫后,如果加工成干虫,一方面将耗费大量的能源,另一方面黑水虻体内部分天然的化学物质会因为高温而失活。因此,行业亟需一种既能够保证黑水虻幼虫天然活性成分,又能够长期储存的黑水虻加工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使用现代生物技术将黑水虻加工成为发酵原料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施的:
一种饲料原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混合黑水虻、去皮豆粕、糖蜜和发酵菌剂;
步骤2:将所述步骤1混合均匀的物料装入呼吸袋中,封口;
步骤3:在温度稳定的环境中发酵;
其中黑水虻50-60份,发酵菌剂0.2-0.4份,去皮豆粕40-50份,糖蜜2-3份;
发酵菌剂含有如下组分:无水葡萄糖、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以及中性蛋白酶。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发酵菌剂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
无水葡萄糖45-75%;
乳酸菌15-30%;
枯草芽孢杆菌6-25%;
酿酒酵母2-20%;
中性蛋白酶0.5-3%。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发酵温度为30-35℃。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发酵时间为7-10天。
还提供一种饲料方案:该饲料含有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饲料原料,含量为6-10wt%。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方案为黑水虻的加工处理提供了简易方案,将黑水虻与豆粕复配,同时添加糖蜜作为发酵助剂,添加发酵菌包进行发酵,避免烘干加工,减少能源的浪费;
2.整个加工过程不经过高温,黑水虻体内壳聚糖、抗菌肽等生物活性成分得以保留,因此对养殖动物的营养价值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飞禧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飞禧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79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Java垃圾回收监控方法及终端
- 下一篇:可调式大直径内孔精加工复合镗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