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装配格构式复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067949.3 | 申请日: | 2021-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85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 发明(设计)人: | 吴二军;钱元弟;胡雨晴;正清;蒋勇;王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5/02 | 分类号: | E04B5/02;E04B5/04;E04B5/08;E04B5/14;E04B1/82 |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于婉萍 |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装配 格构式 复合 楼板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预制装配格构式复合楼板,其特征在于:该预制装配格构式复合楼板是由多个预制板单元拼装而成,所述预制板单元是由多个间隔排布且相互垂直的纵向肋梁(1)和横向肋梁(2)构成,纵向肋梁(1)和横向肋梁(2)围绕形成多个肋间区格(3);所述纵向肋梁(1)、横向肋梁(2)与肋间区格(3)相对应的肋梁侧面(4)均由上、中、下三个区面组成,上区面(401)和下区面(403)的下部均向对应的肋间区格(3)内延伸形成倾斜面,中区面(402)与上、下区面相连,且该肋间区格(3)内对应填充有肋间区格填充材料;
所述肋间区格(3)为矩形区格,其肋间区格填充材料采用泡沫混凝土(9);或者分为三层,其从上到下依次为装配式上层板(8)、填芯材料(7)和装配式下层板(6),且其形状尺寸分别对应与肋间区格(3)相匹配,所述填芯材料(7)为泡沫塑料或其他隔热隔声材料;所述预制板单元之间与支承梁(20)对应位置设有支承梁上后浇带(16),其余预制板单元之间设有板间拼缝后浇带(17);所述预制板单元的板单元外侧面(10)均为斜面,其中与支承梁上后浇带(16)相连的板单元外侧面(10)为上部外伸、下部内收的倾斜面,与板间拼缝后浇带(17)相连的板单元外侧面(10)为上部内收、下部外伸的倾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格构式复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肋梁(2)和纵向肋梁(1)的中部均设置有预留管线孔(5),且预留管线孔(5)的直径不超过肋梁高度的1/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格构式复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肋梁(2)和纵向肋梁(1)上均设有纵筋(11),所述纵筋(11)包括下部纵筋(1101)和上部纵筋(1102),伸入支承梁上后浇带(16)的上部纵筋(1102)带有向下且角度不小于直角的弯钩,其下部纵筋(1101)为直钢筋;伸入板间拼缝后浇带(17)的上部纵筋(1102)为直钢筋,其下部纵筋(1101)为直钢筋或向上且角度不小于直角的弯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格构式复合楼板,其特征在于:当伸入板间拼缝后浇带(17)的下部纵筋(1101)为弯钩纵筋时采用搭接;当伸入板间拼缝后浇带(17)的下部纵筋(1101)为直钢筋时采用螺纹套筒(22)连接;且弯钩纵筋搭接时其搭接范围内对应布置有后浇带内绑扎纵筋(18)。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格构式复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肋梁(2)和纵向肋梁(1)上分别设有箍筋,且垂直于支承梁(20)的肋梁上紧邻支承梁(20)跨范围内的箍筋进行加密处理。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制装配格构式复合楼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制备预制板单元并运输至现场;然后吊装预制板单元,将其支承在支承梁(20)上方;接着将肋梁外侧的纵筋(11)搭接,并穿入后浇带内绑扎纵筋(18),板间拼缝后浇带(17)内的纵筋(11)采用搭接或套筒连接,搭接时需布置平行于缝长方向的后浇带内绑扎纵筋(18);最后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即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格构式复合楼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制板单元的制备步骤为:
步骤一、准备模板,将肋间区格空腔倒扣在翻转式模台上,然后绑扎纵筋(11)和箍筋,并在肋梁中埋设预留管线孔模;
步骤二、浇筑肋梁,振捣养护,得到相应构件;
步骤三、加设盖板,将该构件翻转至盖板上,拆模;
步骤四、将盖板及已完成的格构肋梁移至新的操作台,同时准备填充材料,即制备与该肋间区格(3)相配套的肋间区格装配式下层板(6)和装配式上层板(8),并准备泡沫塑料填充物作为填芯材料(7);或者准备泡沫混凝土(9);
步骤五、将定制水电管穿过肋梁内的预留管线孔(5);
步骤六、在肋间区格(3)内分层装配三层填充材料,或浇筑泡沫混凝土(9);
步骤七、在纵向肋梁(1)和横向肋梁(2)的上表面对应设有与肋梁宽度相匹配的柔性隔声条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794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