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Modbus通讯协议的数据合帧采集并聚合传输的方法及装置、智能网关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67528.0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0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黄扬;谭华丽;段迢;欧阳天剑;张璐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特瑞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H04L12/40 |
代理公司: | 广州云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1 | 代理人: | 张莲珍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modbus 通讯 协议 数据 采集 聚合 传输 方法 装置 智能 网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odbus通讯协议的数据合帧采集并聚合传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多个终端节点设备的采集数据;基于预设规则、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和采集数据的字节长度,获取符合Modbus通讯协议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帧;将聚合帧传输至云端或上层设备。本发明基于基于Modbus通讯协议对来自终端节点设备的多个数据帧进行聚合操作,在发送节点对数据帧进行聚合操作可以有效提高信道传输效率,可以减少由数据帧封装和帧间隔引入的问题,提高信道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传输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Modbus通讯协议的数据合帧采集并聚合传输的方法及装置、智能网关。
背景技术
将传感器网络应用于工业现场,实现工业设备的实时监控、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实现工业智能化和自动化,是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经申请人研究发现,现有终端节点设备的数据采集技术存在如下问题:
随着传感器网络的终端节点设备增多,数据采集量大且存在传输困难的问题。
现有数据采集技术中,依次对每个终端节点设备进行独立的数据采集,一个数据采集的时间一般在几十毫秒至一百毫米中,要对每个数据帧都要单独进行封装,将导致有效数据的传输效率会很低。同时,在某些应用场景下,由于数据帧在实际传输时通常要求帧与帧之间存在一定的帧间隔,这样当传输大量短的数据帧时,帧间隔所占的时间也会造成大量的信道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Modbus通讯协议的数据合帧采集并聚合传输的方法及装置、智能网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所述一种基于Modbus通讯协议的数据合帧采集并聚合传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多个终端节点设备的采集数据;
基于预设规则、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和采集数据的字节长度,获取符合Modbus通讯协议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帧;
将聚合帧传输至云端或上层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预设规则包括第一规则,其具体为:
根据采集数据的字节长度,计算符合Modbus通讯协议的指令长度的数量阈值,数量阈值=指令长度/字节长度,数量阈值为整数;
依据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排序,将多个采集数据依次排序;
将符合数量阈值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帧。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将符合数量阈值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帧,包括:
当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连续时,将符合数量阈值的连续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
当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不连续时,在地址不连续的多个采集数据之间,插入对应的若干间隔帧,以使多个采集数据的按地址次序排列,将符合数量阈值的连续的多个采集数据进行聚合;
其中,所述间隔帧的数据为0。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预设规则包括第二规则,第二规则用于地址不连续的终端节点设备和上层设备的兼容,其具体为:
根据采集数据的字节长度,计算符合Modbus通讯协议的指令长度的数据数量MAX,数据数量MAX=指令长度/字节长度,数据数量MAX为整数;
计算前一终端节点设备和后一终端节点设备的地址数值差,得到多个地址数值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特瑞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特瑞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75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