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的智能家居餐桌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7117.1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7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彭焕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焕玲 |
主分类号: | A47B31/00 | 分类号: | A47B31/00;A47B83/02;A47B1/02;A47B91/02;A47B91/06;A47B9/00 |
代理公司: | 许昌豫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0 | 代理人: | 徐志红 |
地址: | 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魏都***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智能家居 餐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的智能家居餐桌,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轮,所述底座两侧的底部均设置有调节壳,底座两侧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气缸,气缸远离底座的一侧与调节壳固定连接,调节壳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轮。本发明通过设置底座、第一移动轮、调节壳、气缸、第二移动轮、调节架、支撑板、螺栓、插槽、调节盒、第一电机、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套、升降杆、升降板、固定桌板、第二电机、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套、支撑条、设备箱、第三电机、旋转杆、旋转盘、调节桌板和调节杆,解决了现有智能家居餐桌功能较为单一的问题,该智能家居餐桌,具备多功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的智能家居餐桌。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餐桌的原意是指专供吃饭用的桌子,按材质可分为实木餐桌、钢木餐桌、大理石餐桌、大理石餐台、大理石茶几、玉石餐桌、玉石餐台、玉石茶几、云石餐桌等,现在的智能家居餐桌功能较为单一,高度和使用面积都是固定的,不可调节高度和使用面积,并且无法调节高度,导致用餐不够舒适,同时现有的智能家居餐桌也并不具备座椅,还需要另外购买配套使用的座椅,而且智能家居餐桌为了方便移动底部通常采用移动轮进行支撑,没有提高稳定性的功能,容易因为移动轮自转导致餐桌产生位移,不利于餐桌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的智能家居餐桌,具备多功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智能家居餐桌功能较为单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的智能家居餐桌,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轮,所述底座两侧的底部均设置有调节壳,所述底座两侧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远离底座的一侧与调节壳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壳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轮,所述调节壳的内腔设置有调节架,所述调节架的顶部贯穿至调节壳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调节壳相反一侧的顶部均设置有螺栓,两个调节架相反的一侧均开设有与螺栓配合使用的插槽,两个螺栓相对的一端均贯穿至插槽的内腔,所述底座内腔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调节盒,所述调节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底部贯穿至调节盒内腔的底部并套设有第一螺纹套,所述第一螺纹套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底部贯穿至底座的底部,两个升降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桌板,所述底座内腔的底部且位于两个调节盒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两侧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表面套设有第二螺纹套,所述第二螺纹套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远离第二螺纹套的一端与固定桌板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桌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设备箱,所述设备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输出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顶部贯穿至固定桌板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的两侧均设置有调节桌板,所述旋转盘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活动连接有调节杆,两个调节杆相反的一端均与调节桌板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轮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于底座底部的四角,所述调节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调节桌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固定桌板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所述滑块远离调节桌板的一侧延伸至滑槽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表面与调节盒的连接处通过第一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与调节盒通过第二轴承活动连接,两个第二螺纹杆表面的螺纹相反,所述旋转杆的表面与设备箱和固定桌板的连接处均通过第三轴承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焕玲,未经彭焕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71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联网的智能化妆台
- 下一篇:一种病毒核酸提取后浓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