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墨烯远红外理疗空气净化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6467.6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5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峰;顾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海韵医疗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6/12 | 分类号: | F24F6/12;F24F8/10;F24F8/30;F24F8/80;A61N5/06;F24F110/10;F24F110/20;F24F110/64;F24F110/66;F24F110/65 |
代理公司: | 苏州科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35 | 代理人: | 周亮 |
地址: | 21443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 红外 理疗 空气 净化器 | ||
本发明为一种石墨烯远红外理疗空气净化器,其包括外壳、骨架、发热模组、超声波模组、传感器模组、圆筒高效过滤网、水箱和电源连接器;外壳包括前壳、后壳、后门、底座和上壳;操作面板设置在上壳上;传感器模组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M2.5传感器、VOC传感器、负氧离子浓度传感器;骨架上设置有风机、风道、静音水泵和水管;水箱通过水管与静音水泵连接,静音水泵通过水管与超声波模组连接,超声波模组通过风道与发热模组连接;超声波模组包括超声波雾化器、小风机;发热模组包括石墨烯发热片、聚酰亚胺纤维布、钢化玻璃。本发明利用石墨烯发热片产生的远红外波照射水分子,生成负氧离子,吸附空气中的VOC分子,并用远红外波进行理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器,具体地说是一种石墨烯远红外理疗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在居家、医疗、工业领域具有应用,居家领域又分为系统式的新风系统(又分有热和无热交换两个字分类)和单机两类,主要解决由于装修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室内、地下空间、车内空气污染问题。由于相对封闭的空间中空气污染物的释放有持久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因此使用空气净化器净化室内空气是国际公认的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之一。
市场上的空气净化器,其原理有多种,包括:第一种,采用过滤材料加活性炭,将空气中粉尘及VOC等杂质过滤吸附去除;第二种,采用负氧离子发生器,由高压电电离空气产生负氧离子,带有电荷的负氧离子与空气中的微小颗粒及VOC相结合后,吸附到带正电荷的板上,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上述原理的空气净化具有一些相应的缺点:第一,采用过滤形式的空气净化器,可以过滤和吸附一定的粉尘和VOC分子,但对于更小的粉尘过滤受到过滤材料影响;第二,通过高压电产生负氧离子的同时,还会产生臭氧,当臭氧达到一定浓度后对人体有害。
传统的空气净化器,如中国专利CN112066485A公开的一种自动检测式空气净化器,其包括净化器壳体,内设有空气净化腔;净化器壳体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与空气净化腔相连通;过滤装置设置于净化器壳体的空气净化腔内,包括过滤管道以及钛氧簇层,管道内填装空气过滤材料,钛氧簇层涂敷在过滤管道表面及内壁表面;空气质量监测传感芯片设置在进风口和过滤装置之间。此实用新型为常规的空气净化器结构,包含进风口、出风口和净化腔,过滤的分子大小受到过滤材料的影响。
而对于理疗,市场上有很多红外线理疗仪,采用能够发出红外线的灯泡,对人体特点部位照射后,达到理疗目的,比如飞利浦红外线治疗仪,但利用石墨烯产生远红外波的理疗仪很少。
常用的红外线治疗仪,如中国专利CN110732090A公开的一种红外线治疗装置,其包括一次连接的红外线发射器、上支管、下支管和底座,红外线发射器与上支管之间设有调节轴,上支管与下支管之间设有相互转动配合安装的关节轴上壳和关节轴下壳,还包括转轴轴芯。此实用新型为常见的方便调节角度和位置的红外线治疗装置,但是此实用新型使用的红外线灯泡是可见光的红外线灯,它的辐射频率高,渗透性强,红外线波峰值在1300nm。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吸收较小分子颗粒杂质、不使用高压电生成负氧离子且不使用红外线灯的理疗空气净化器,是一件亟待解决的事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远红外理疗空气净化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理疗空气净化器,其包括外壳、骨架、发热模组、超声波模组、传感器模组、圆筒高效过滤网、水箱和电源连接器;
所述骨架立直放置,设置有立柱和横向挡板,横向挡板将骨架分为上下两层;
所述发热模组设置在骨架前端上层;所述超声波模组、传感器模组设置在骨架后端上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海韵医疗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未经中科海韵医疗科技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64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动力轨道车辆及其直流母线电压控制方法与系统
- 下一篇:双向倒扣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