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切割头水冷风冷混合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65710.2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6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吴让大;徐侠;蔡亮;吴欣;吴淑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奔腾激光(浙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38 | 分类号: | B23K26/38;B23K26/70 |
代理公司: | 北京祺和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1 | 代理人: | 郑鹏坤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割 水冷 风冷 混合 冷却 装置 | ||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切割头水冷风冷混合冷却装置,其包括有风路冷却块和水路冷却块,其特征在于,水路冷却块设置在风路冷却块的上方,风路冷却块包括相互连通的进气孔和第一排气孔。水路冷却块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水路冷却块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第二空腔连通的进液孔和一个出液孔。水路冷却块的中部设置有用于插放切割头的第二插孔,第二插孔与第二空腔接触的部位设置有第二导热壁,第二导热壁将第二插孔与第二空腔隔绝。通过本发明的切割头水冷风冷混合冷却装置,通过气路冷却块本身温度降低从而冷却切割头传感器;而水路冷却块可以整体给切割头底部传感器降温而又不至于结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切割头水冷风冷混合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切割为非接触式切割,激光切割系统通过喷嘴与板材间的电容来感应切割喷嘴与板材间的距离。喷嘴与板材间的距离改变则影响切割效果的好坏,当切割较厚碳钢时,板材温度会随着切割的进行而持续增高。此时做为感应电极的喷嘴也随之发烫,安装于切割头传感器底部的信号放大器受热后感应信号紊乱,发烫后喷嘴电阻变大,喷嘴与板材间的电容也随之改变。喷嘴离板材的距离则变得不稳定,于是切割质量也随之下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割头水冷风冷混合冷却装置,该装置能够在切割过程中实时冷却传感器及喷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切割头水冷风冷混合冷却装置,其包括有风路冷却块和水路冷却块,其特征在于,水路冷却块设置在风路冷却块的上方,风路冷却块包括相互连通的进气孔和第一排气孔。
水路冷却块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水路冷却块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第二空腔连通的进液孔和一个出液孔。
水路冷却块的中部设置有用于插放切割头的第二插孔,第二插孔与第二空腔接触的部位设置有第二导热壁,第二导热壁将第二插孔与第二空腔隔绝。
通过本发明的切割头水冷风冷混合冷却装置,通过气路冷却块本身温度降低从而冷却切割头传感器;而水路冷却块可以整体给切割头底部传感器降温而又不至于结露。
附图说明
图1为风路冷却块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水路冷却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水箱结构示意图;
图4为冷却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分流头结构示意图;
图6为风路冷却块第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风路冷却块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8为风路冷却块第二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涡流管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风路冷却块;101、进气孔;102、第一排气孔;103、第一空腔;1031、导热区;1032、排气区;104、第一插孔;105、第一导热壁;106、第二排气孔;107、挡板;1071、开口;20、水路冷却块;201、进液孔;202、出液孔;204、第二插孔;205、第二导热壁;30、水箱;301、雾化区;302、凝结区;3021、冷却板;3022、风扇;3023、排热口;303、雾化装置;40、水泵;50、导气管;60、导液管;70、涡流管;80、分流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奔腾激光(浙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奔腾激光(浙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57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