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施工用粉类建材储放及倾倒一体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5680.5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2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咏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咏琪 |
主分类号: | B65G65/32 | 分类号: | B65G65/32;B65G29/00;B65G65/40;B65G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500 安徽省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用粉类 建材 倾倒 体式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粉类建材储放及倾倒一体式装置,包括主体,其中,主体左右两端的顶部均开设有投放口,投放口处通过连接轴体连接有盖板,主体的内部中间设置有上料腔,上料腔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储料腔,上料腔的正中间设置有上料仓,上料仓的外侧均匀设置有多处料道,料道的端头处设置有料托,上料仓的一端固定有转把,转把位于主体的前端外侧,上料仓的另一端配合有倾倒仓,倾倒仓位于主体的后端外侧。本发明主要用于水泥粉、石灰粉等粉料建材的暂时储放及倾倒使用,其中整体结构简单,投入成本经济,整个工作过程无能源消耗,对环境无污染,后期维护成本低,短时间内能有效地保存其内部的粉料建材,其操作简单,倾倒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粉类建材储放及倾倒一体式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
在工地中,最常见的粉料建材主要由石灰粉和水泥粉。石灰粉是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白色粉末状物质。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最常见的是用于建筑行业,也就是工业用的碳酸钙。水泥粉属于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
由于石灰粉和水泥粉遇水很容易发生反应,因此建筑施工工地中会对石灰粉和水泥粉小心储放,每逢阴天下雨,工人们需提前盖好石灰粉和水泥粉,不仅繁琐费事,而且石灰粉和水泥粉在实际使用时还需要工人手动倾倒出袋,也并不方便。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建筑施工用粉类建材储放及倾倒一体式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由于石灰粉和水泥粉遇水很容易发生反应,因此建筑施工工地中会对石灰粉和水泥粉小心储放,每逢阴天下雨,工人们需提前盖好石灰粉和水泥粉,不仅繁琐费事,而且石灰粉和水泥粉在实际使用时还需要工人手动倾倒出袋,也并不方便等缺点,而提出一种建筑施工用粉类建材储放及倾倒一体式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施工用粉类建材储放及倾倒一体式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左右两端的顶部均开设有投放口,所述投放口处通过连接轴体连接有盖板,所述主体的内部中间设置有上料腔,所述上料腔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储料腔,所述上料腔的正中间设置有上料仓,所述上料仓的外侧均匀设置有多处料道,所述料道的端头处设置有料托,所述上料仓的一端为封闭端,其另一端为开口端,所述上料仓的封闭端焊接固定有转把,所述转把通过第一轴承与主体相配合,其中转把位于主体的前端外侧,所述上料仓的开口端通过第二轴承配合有倾倒仓,所述倾倒仓通过多处连接筋板与主体相固定,其中倾倒仓位于主体的后端外侧。
优选的,所述投放口处通过连接轴体与盖板活动连接,盖板以连接轴体为活动的中心;其中,投放口与储料腔相贯通。开启盖板,投放口与储料腔相贯通,可以从投放口处向储料腔内投放石灰粉或水泥粉等粉类建材进行储存。
优选的,所述上料腔的内部截面呈圆形,上料腔的底部与其左右两侧的储料腔相贯通。由于上料腔的底部与其左右两侧的储料腔相贯通,储料腔与上料腔之间形成“连通器”,储料腔内的粉类建材会及时向上料腔内补充,而上料腔的内部截面呈圆形,粉类建材会在上料腔的正下方堆积,从而便于上料。
优选的,所述上料腔共分为上料区和循环区,其中,上料区位于上料腔的左半边,循环区位于上料腔的右半边。上料腔内的料托及料道在旋转时,料托及料道会在上料区内完成向对上料仓的上料过程,料托及料道会在循环区内过渡,重新返回到上料区再次上料。
优选的,所述转把通过第一轴承与主体过盈配合;其中,转把与第一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主体与第一轴承的外圈过盈配合。转把带动上料仓整体旋转时,通过第一轴承能降低上料仓封闭端处的摩擦,进行使得上料仓在旋转时更加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咏琪,未经李咏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56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