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路系统及空调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65346.X | 申请日: | 2021-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1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平;黄存芳;韩礼斌;李主荣;陈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联动万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32 | 分类号: | F24F1/32;F24F13/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力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07 | 代理人: | 贺小旺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路 系统 空调 装置 | ||
本发明具体公开一种管路系统及空调装置。管路系统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一管路包括具有中空内腔的第一管道,第一管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上各开设有两个均与中空内腔连通的通孔,且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中至少一者的两个通孔设置在端面上;第二管路包括局部穿设于第一管道内的第二管道,且第二管道的一端从第一端部的两个通孔之一穿出第一管道外,另一端则从第二端部的两个通孔之一穿出第一管道外。本发明提供的管路系统具有集成度高和管路结构简单等特点,有利于降低空间占用率,作为空调装置的管路系统时可提高空调装置的安装效率、空间利用率及美观效果,并使空调装置能适于更复杂的安装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路系统及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管路系统一般都包括多条管路,可以通过管路将载热流体传输需要热交换的场景中,并在需要热量交换的场景中进行热量交换,经过热量交换的载热流体变成回流载热流体,回流载热流体经过处理后又转变为可进行下一个热交换循环的载热流体,从而可以对需要热交换的场景进行持续的热量交换。但是,现有的管路系统中多条管路为分管布置,存在集成度低、占用空间大及空间利用率低等问题,且由于分管布置的管路结构复杂,不方便拆装,尤其不方便在复杂的安装环境中进行拆装。
此外,由于管路系统中的一条管路通过的载热流体和另一条管路通过的回流载热流体具有温差,在热交换过程中载热流体的热量并不能被充分利用,而经过热交换的回流载热流体回流以进行下一个换热循环时需消耗大量的能量才能将回流载热流体转变为可利用的载热流体,造成能量的浪费。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现有管路系统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管路系统,旨在至少解决现有管路系统由于分管布置存在的集成度低且管路结构复杂、难以在复杂的安装环境中安装且安装不美观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管路系统,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
第一管路包括具有中空内腔的第一管道,第一管道具有第一端部和与第一端部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上各开设有两个均与中空内腔连通的通孔,且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中至少一者的两个通孔设置在端面上;
第二管路包括第二管道,局部第二管道穿设于第一管道内,且第二管道的一端从设于第一端部的两个通孔之一穿出第一管道外,另一端则从设于第二端部的两个通孔之一穿出第一管道外。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设于第一端部的两个通孔设在第一端部之端面上,设于第二端部的两个通孔设在第二端部之端面上。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设于第一端部的两个通孔设在第一端部之端面上;设于第二端部的其中一通孔设在第一端部之端面上,而另一通孔设在第一端部之侧壁上。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设于第一端部的两个通孔设在第一端部之端面上;设于第二端部的两个通孔设在第二端部之侧壁上。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一管路还包括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第三管道的一端与第一端部之未穿有第二管道的通孔连通,第四管道的一端与第二端之未穿有第二管道的通孔连通。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一管道的半径为R1,第二管道的半径为R2,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中的至少一者的半径为R3,R1、R2及R3满足如下的关系: R1R2+R3且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中的至少一者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及第三管段,第一管段与未穿有第二管道的通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联动万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联动万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53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