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低细节高程数据的大规模三维河道场景重建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65288.0 | 申请日: | 2021-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2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任建勋;王鹏远;刘瑞强;王骏;朱付保;张秋闻;杨栓;付大喜;闫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 |
| 代理公司: | 广东君龙律师事务所 44470 | 代理人: | 金永刚 |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细节 高程 数据 大规模 三维 河道 场景 重建 方法 | ||
1.一种基于低细节高程数据的大规模三维河道场景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获取河道所在区域的数据,获取河道所在区域的河道数据、影像数据以及高程数据;
构建河道语义结构数据,根据所述河道数据生成能够区分河段、汇流口的河道语义数据;
处理所述高程数据,由所述河道语义数据分割所述高程数据,得到河道覆盖范围内的高程数据,对所述河道覆盖范围内的高程数据进行平滑处理,得到平滑高程数据;
构建河道的三维场景,将所述平滑高程数据对应的映射到所述影像数据内的河道,得到平滑的符合真实河道断面的三维河道场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低细节高程数据的大规模三维河道场景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数据为二维矢量数据;所述影像数据和所述高程数据均为二维栅格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低细节高程数据的大规模三维河道场景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语义数据包括有河段和汇流口,所述河段为不与其他河道交汇的一段河道;所述汇流口为所述河段交汇的区域;
所述河段包括河段边界线和河段中轴线,所述河段边界线为所述河段的边界线的矢量数据,由点列合围形成;所述河段中轴线为所述河段的中线的矢量数据,由点列拼接形成;
所述汇流口包括有汇流口中心点和汇流口边界线,所述汇流口中心点为多个交汇在该汇流口的河段中轴线的交点,所述汇流口边界线为以汇流口中心点为圆心,以交汇在该汇流口宽度最大的河段的宽度为半径形成的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低细节高程数据的大规模三维河道场景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河段边界线包括有左边界和右边界,所述河段的个数为L个,分别为1,2,…,L,其对应的河段边界线为A1,A2,…,AL,任一所述河段边界线Ai为:
其中:i∈[1,L],表示所述左边界,Mi为所述左边界的点的总个数,qi1表示所述左边界的起点,表示所述左边界的终点,即所述左边界与所述汇流口边界线的交点,表示所述右边界,Ni为所述右边界点的总个数,表示所述右边界的起点,表示所述右边界的终点,即所述右边界与所述汇流口边界线的交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低细节高程数据的大规模三维河道场景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口的个数为K个,分别为1,2,…,K,其对应的汇流口边界线为B1,B2,...,BK,任一所述汇流口边界线Bj为:
{pj11,pj12,...,pjg1,pjg2,...,pjl1,pjl2}
其中:j∈[1,K],pjg1,pjg2表示所述汇流口边界线Bj中第g个河段边界线的左边界、右边界与所述汇流口边界线Bj的交点,g∈[1,l],l为在所述汇流口边界线Bj交汇的河段的总个数,l∈[1,L]。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低细节高程数据的大规模三维河道场景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程数据的区域为四边形,所述高程数据Ω表示为:
{re|e∈[1,4]},
其中:re为所述高程数据四边形区域的四个顶点中的任一顶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轻工业大学,未经郑州轻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528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教学数据安全防护系统
- 下一篇:共混型服饰内衬弹性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