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食品加工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5252.2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3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彭冬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冬明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B07C5/02;B07C5/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食品 加工 检测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食品加工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食品检测技术领域。包括食品加工箱,食品加工箱前侧上端中部设有方形接料斗,位于外侧的U型架上侧内端固设有食品检测仪,转轴上端依次穿过机械箱内壁及限位套筒内部延伸至外部并设有转盘。本发明结构间的紧密配合,避免了加工后检测不合格带菌食品流入市场的风险,转换检测筒在食品检测仪下方时会有间歇性的停留,给食品检测仪的检测留出了充分的时间,使得效果高,检测结果准确,提高了检测的精确性,当检测出不合格食品时,控制器停止电机转动并控制警报器响起,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及时对不合格食品进行处理,极大地减少了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化食品加工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如今,越来越多的不同功能的自动化设备已经逐渐应用于其相应的工业领域内,这有利于加快工业生产的进程并促进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其影响既深远又广泛,可遍布各个不同的生产领域,食品加工业近年来也已将大量的自动化设备源源不断的投入到相匹配的加工生产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物料加工业和食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而在食品加工之前需要需要对其进行食品的安全检测,尤其对于生肉类食品,以保证不合格的食品或带病毒的食品不会流入到市场,在各种肉类生产中,也离不开各种各样的设备来辅助其完成不同加工目的的肉类加工需求。
对比文件CN206594144U公开了一种一种多功能食品检测装置,该装置和市面上大多数食品检测装置相同,只能单独检测食品,不能在监测的同时对食品进行加工,工序较为繁琐;而对比文件CN111802431A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云平台的食品加工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设置有加工检测箱,加工检测箱设有检测仪,检测仪的内侧固定有微型推杆,微型推杆的另一端固定有检测头;但该装置是在加工后对食物进行随机检测,如果存在不合格带菌食品,整个加工装置均被污染,大大的增加了成本;随机检测的方式存在不合格带菌食品流入市场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此外,该装置的检测设备不能进行循环检测,在传送带上方进行检测,不停留速度过快,使得检测的效果很低,存在检测不准确或漏检的情况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自动化食品加工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食品加工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化食品加工检测装置,包括食品加工箱,所述食品加工箱顶端设置有方形接料斗和控制器,所述食品加工箱靠近方形接料斗的一侧固设有机械箱,所述机械箱上侧中部对称设有U型架,位于外侧的所述U型架上侧内端固设有食品检测仪,位于内侧的所述U型架上侧内端设有放料漏斗,所述机械箱上侧中部固设有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圆周外壁上侧套接有调节盘,所述机械箱内部通过螺丝固定有电机,所述食品检测仪、电机和控制器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电机输出端套接有缺口圆盘,所述缺口圆盘上侧固设有摇臂,所述摇臂底面前端设有圆柱销,所述机械箱内部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圆周外壁上侧设有槽轮,所述槽轮圆周外壁呈环形等间距开设有多个方形槽,所述方形槽与圆柱销滑动连接,所述转轴上端依次穿过机械箱内壁及限位套筒内部延伸至外部并设有转盘,所述转盘上侧圆周边缘处呈环形等间距设有多个转换检测筒,同径向两个所述检测筒之间的距离与食品检测仪和放料漏斗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转换检测筒下端穿过转盘并延伸至转盘下端,所述转换检测筒外壁下端水平焊接有铰座,所述铰座沿套筒的轴向设置,所述转换检测筒下方设有筒盖,所述筒盖圆周外壁一侧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和铰座同方向设置,所述限位杆远离筒盖的一侧顶端和调节盘下端滑动连接,所述调节盘底面靠近边缘处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位于方形接料斗正上方。
优选地,所述滑槽呈三角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槽轮圆周外壁呈环形等间距开设有多个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缺口圆盘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U型架顶端设置有警报器,所述警报器和控制器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冬明,未经彭冬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52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