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智能穿戴手表的防盗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5076.2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5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张荷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4/80;H04W4/90;H04W64/00;G08B13/22;G08B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李佼佼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创***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智能 穿戴 手表 防盗 系统 | ||
1.基于智能穿戴手表的防盗系统,包括智能穿戴手表和智能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手表上设有蓝牙模块,所述智能穿戴手表通过所述蓝牙模块与所述智能手机连接;
所述智能穿戴手表上设有防盗单元,所述防盗单元上设有定位模块、距离检测模块、警报模块a、噪音检测模块和音量调节模块,所述定位模块用于对智能穿戴手表的位置进行定位,所述距离检测模块用于对智能穿戴手表与智能手机之间的距离进行检测;
所述智能手机上设有与所述智能穿戴手表配对的APP应用程序,所述APP应用程序上设有信息处理模块和警报模块b,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对智能穿戴手表与智能手机之间的距离、智能穿戴手表的移动轨迹、智能穿戴手表的移动方向进行计算处理并在智能手机上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穿戴手表的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穿戴手表上连接有SIM卡,所述智能穿戴手表上设有与所述SIM卡配合连接的卡槽,所述智能穿戴手表通过通讯模块与所述智能手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穿戴手表的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块包括GPS定位模块、LBS基站定位模块、wifi热点定位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穿戴手表的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报模块a和警报模块b发出警报方式均为振动和鸣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穿戴手表的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报模块a和警报模块b发出警报时间在8-10s。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穿戴手表的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量调节模块与所述噪音检测模块连接,且所述音量调节模块与所述警报模块a、警报模块b连接,所述噪音检测模块用于对外部环境噪音分贝进行检测,所述音量调节模块用于对警报模块a、警报模块b发出警报声音大小进行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穿戴手表的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智能手机下载APP应用程序,智能手机通过蓝牙模块和通讯模块与智能穿戴手表配对连接;
步骤二、当智能手机与智能穿戴手表之间蓝牙断开时,定位模块自动开启,距离检测模块对智能手机和智能穿戴手表之间的距离进行检测,从而判断智能穿戴手表是否被盗;
步骤三、当距离检测模块检测到智能手机和智能穿戴手表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值M米时,则判断智能穿戴手表未被盗;当距离检测模块检测到智能手机和智能穿戴手表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值M米时,则判断智能穿戴手表被盗,进行下一步;
步骤四、警报模块a和警报模块b同时自动发出警报,同时噪音检测模块对外部环境噪音进行检测,通过音量调节模块对警报模块a、警报模块b发出警报的声音大小进行调节;
步骤五、信息处理模块对智能穿戴手表与智能手机之间的距离、智能穿戴手表的移动轨迹、智能穿戴手表的移动方向进行计算处理,并在智能手机上显示,失主可依据智能穿戴手表的移动轨迹进行寻找。
步骤六、当智能手机与智能穿戴手表之间的距离在蓝牙可连接的范围内时,智能手机与智能穿戴手表之间自动通过蓝牙模块连接,当距离检测模块检测到智能手机和智能穿戴手表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值M米时,警报模块a和警报模块b同时再次自动发出警报;当距离检测模块检测到智能手机和智能穿戴手表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值M米时,警报模块a和警报模块b不会发出警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智能穿戴手表的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值M的值在2-3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507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