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性线重叠转换装置及其电源转换开关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4788.2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2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柳金淼;刘辉;陈鑫浩;林筱轶;吴琼露;吴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2 | 分类号: | H01H3/32;H01H9/26;H01H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杨小雷 |
地址: | 3256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性线 重叠 转换 装置 及其 电源 转换开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性线重叠转换装置及其电源转换开关,包括壳体,动触头结构和N相触头结构,以及导电环结构,N相触头结构包括分别与负载、主电源和备用电源的N线相连的负载接线触头、上接线触头和下接线触头,所述导电环结构包括与上接线触头、下接线触头、负载接线触头相连的第一导电环、第二导电环和第三导电环,动触头结构的两端可同时接通第一导电环、第二导电环和第三导电环,使负载、主电源和备用电源的N线同时串联到一起,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既能防止零线腾空问题,又能避免使用传统的双动触头转动结构,大大节省了安装零部件,简化了安装结构,使整体的安装步骤减少,提高了产品的组装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转换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性线重叠转换装置及其电源转换开关。
背景技术
ATSE(Automatic Transfer Switching Equipment)即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应用于非常重要的配电场所,能够检测当一路电源发生如断电、缺相、过压、欠压等故障时能否自动切换至正常的备用电源,保证用电的连续性,因此在现代配电系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中性线重叠技术是指ATSE在主、备电源之间切换时,两路电源的中性线(N极)会有一个瞬时的重叠闭合过程,使负载N极始终与接地系统相连通。
中国专利文献CN105261501B公开了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中线重叠转换结构,中线重叠转换结构包括绝缘壳体、设置在绝缘壳体上且与驱动方轴配合的绝缘安装座、设置在绝缘安装座上的A电源动触头和B电源动触头、设置在绝缘壳体上的负载接线板、A电源接线板以及B电源接线板,以及可伸缩地连接在A电源动触头和B电源动触头之间的触头压簧和触头拉簧;A电源动触头通过负载销轴滑动设置在绝缘安装座的负载弧形槽内,B电源动触头通过常用销轴滑动设置在绝缘安装座的常用弧形槽内。结合该文献附图可知,A电源动触头和B电源动触头设计呈Z形结构,是分别靠绝缘安装座的弧形槽和销轴的驱动配合实现转动,即在A电源合闸时,所述绝缘安装座顺时针转动,会使常用销轴抵推所在常用弧形槽的一端,从而带动B电源动触头转动,使其与负载接线板、B电源接线板断开电性接触并挤压触头压簧和拉伸触头拉簧使二者变形,以及在A电源分闸时,触头压簧和触头拉簧弹性复位,使B电源动触头与负载接线板、B电源接线板电性接触。这样使A电源动触头和B电源动触头分别设置两套独立的传动结构,且两套传动结构通过触头弹簧和触头压簧实现自动复位功能。
虽然这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中线重叠转换结构可以实现中性线重叠功能的功能,但是这种结构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1.A电源动触头、B电源动触头分别通过两组销轴固定在绝缘安装座,A电源动触头和B电源动触头之间的销轴还对应连接有触头压簧和触头拉簧,在组装时,安装零部件多,安装起来较为费时费力,安装效率低,且A电源动触头、B电源动触头的传动结构过于复杂,导致产品生产成本高,市场竞争力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中线重叠转换结构的A电源动触头、B电源动触头的传动方式复杂,安装零部件多,安装费时费力,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安装零部件少,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生产成本低的中性线重叠转换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性线重叠转换装置,连接在电源转换开关一侧,包括:
壳体,其内转动设置有驱动转轴;
动触头结构,穿设在所述驱动转轴开设的通槽结构中,其两端伸出所述驱动转轴外周侧壁;
N相触头结构,包括连接在所述壳体输出侧的负载接线触头,和连接在所述壳体输入侧的上接线触头和下接线触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47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