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弯胶合木-混凝土组合梁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63690.5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35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徐云;王雪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E04G21/02;E04C3/29;E01D21/00;E01D19/00;E01D101/10;E01D101/28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王晓丽 |
地址: | 45001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合 混凝土 组合 施工 方法 | ||
一种预弯胶合木‑混凝土组合梁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选择弯曲的胶合木梁作为组合梁的内嵌劲性骨架;b.在弯曲的胶合木梁中心线处钻若干个孔,在钻孔内穿过钢绞线,在胶合木梁底部各钢绞线末端安装挤压头;c.将弯曲的胶合木梁梁拱朝下固定,在弯曲的胶合木梁上部安装上部支撑架,上部支撑架与弯曲的胶合木梁固定连接;d.将步骤b从弯曲胶合木梁穿过的钢绞线端部集中在工具锚上;e.在上部支撑架顶部与工具锚之间安装反力装置;f.正式预弯,通过反力装置逐级加载反力,直至胶合木梁达到无拱度和无挠度的水平状态;g.浇筑一期混凝土;h.一期混凝土强度达到95%后,进行释放预弯力,浇筑二期混凝土。本发明将施工工艺简单,操作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及桥梁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弯胶合木-混凝土组合梁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预弯组合梁是结合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特性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组合结构体系,自1949年被首次发明以来,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已在欧美和日本等国家广泛应用于房建、港口、桥梁和地下工程。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近年来大力倡导科技创新,预弯组合梁的设计和施工技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距离大规模的应用仍存在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其中主要包括:用钢量量大、单跨造价成本相对较高、施工工艺较为复杂等问题。
发明内容
传统的钢-混凝土预弯组合梁的施工工艺主要包含单片梁和双梁对弯同时加载预压这两种方式,依托于预弯力施加设备进而完成组合梁的施工,无论是施工设备还施工工艺流程都极为复杂,这已成为阻碍我国预弯组合梁发展的瓶颈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预弯胶合木-混凝土组合梁的施工方法,是通过借鉴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将预应力筋张拉技术和新型胶合木材料有机结合起来,以独辟蹊径的方式简化了原有的施工方法,使得预弯胶合木-混凝土组合梁的施工制造成为可能。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预弯胶合木-混凝土组合梁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择弯曲的胶合木梁作为组合梁的内嵌劲性骨架;
b.在弯曲的胶合木梁中心线处钻若干个孔,在钻孔内穿过钢绞线,并在胶合木梁底部各钢绞线末端安装挤压头;
c.将弯曲的胶合木梁梁拱朝下固定,在弯曲的胶合木梁上部安装上部支撑架,上部支撑架与弯曲的胶合木梁固定连接;
d. 将步骤b从弯曲胶合木梁穿过的钢绞线端部集中在上部支撑架的顶部的工具锚上;
e.在上部支撑架顶部与工具锚之间安装反力装置;
f.正式预弯,通过反力装置逐级加载反力,直至胶合木梁达到无拱度和无挠度的水平状态;
g.浇筑一期混凝土,安装混凝土模板,然后浇筑混凝土,将胶合木梁大部分及底部的挤压头均嵌在一期混凝土内,混凝土高度超过胶合木梁高度的一半;
h.一期混凝土强度达到95%后,进行释放预弯力,紧固胶合木梁上部钢绞线上的挤压头,再剪断胶合木梁上部的钢绞线,浇筑二期混凝土,养护完成预弯胶合木-混凝土组合梁的制作。
上述预弯胶合木-混凝土组合梁施工方法,二期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拆除上部支撑架,减去两端多余的胶合木梁部分,即得预弯胶合木-混凝土组合梁。
上述预弯胶合木-混凝土组合梁施工方法,所述步骤a选用的弯曲的胶合木梁为工字型截面胶合木梁/矩形截面胶合木梁。
上述预弯胶合木-混凝土组合梁施工方法,所述弯曲的工字型截面胶合木梁/矩形截面胶合木梁的含水率小于12%,且弯曲的工字型截面胶合木梁/矩形截面胶合木梁外层涂刷防水漆,在弯曲的工字型截面胶合木梁/矩形截面胶合木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均粘贴碳纤维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36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