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1908.3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0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微智点(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9/02 | 分类号: | B29C39/02;B29C39/42;B29C39/22;B29C3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芦玲玲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阵列 药微针 制作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具有预设柔韧度的模具、施压装置和输入装置;模具的底部放置于工作台,模具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凹槽,每个凹槽的形状均与微针的形状相匹配;施压装置可拆卸地设置于模具,对各凹槽施加压力以使各凹槽呈闭合状态;输入装置可拆卸地设置于模具的顶部,在各凹槽呈闭合状态后向各凹槽内注入液体,每个凹槽内的液体均在凝固后形成微针。本发明中,各凹槽形状与要制作微针的形状相匹配,输入装置向各凹槽内注入液体即可制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微针,能准确控制微针形态,各凹槽可在施压装置作用下闭合,便于输入装置向各凹槽内注入液体,液体只需凝固即可制成微针,保证了微针的效果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生物可降解微阵列给药属于无痛经皮给药技术,可在皮肤上无痛地创造微米级的药物传输通道,使得药物或有效成分能够透过皮肤天然的皮肤角质层导入皮肤内部进而被吸收,增强皮肤对活性物质或药物,尤其是大分子药物的渗透性。因此,可溶性微针的应用更为广泛。
现有的可溶性微针的制作工艺主要为拉伸塑形法,该拉伸塑形法是通过接触拉伸粘性高分子液滴形成微针结构,由于制造工艺利用了粘性流体具有的拉伸延展特性,所以制作出来的微针形态无法自由控制。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拉伸塑形法制作的可溶性微针的形态无法控制的问题。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方法。
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装置,该装置包括:具有预设柔韧度的模具、施压装置和输入装置;其中,模具的底部用于放置于工作台,模具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凹槽,每个凹槽的形状均与微针的形状相匹配;施压装置可拆卸地设置于模具,用于对各凹槽施加压力,以使各凹槽呈闭合状态;输入装置可拆卸地设置于模具的顶部,用于在各凹槽呈闭合状态后向各凹槽内注入液体,每个凹槽内的液体均用于在凝固后形成微针。
进一步地,上述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装置中,输入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多个输入管和多个密封结构;其中,壳体置于模具的上部,壳体的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进液口;各输入管均设置于壳体朝向模具的一面,各输入管的端部一一对应地罩设于各凹槽的外部,每个输入管均用于向对应的凹槽内注入具有预设压力的液体;各密封结构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各输入管的端部,每个密封结构均用于对输入管与凹槽的连接处进行密封。
进一步地,上述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装置中,施压装置包括:抽真空装置;其中,抽真空装置设置于输入装置,抽真空装置用于对各凹槽抽真空以使各凹槽闭合,并在各凹槽呈闭合状态时停止抽真空。
进一步地,上述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装置中,抽真空装置包括:隔板和开关阀;其中,隔板设置于壳体内,以将壳体分隔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一空间靠近模具;隔板开设有开口,开关阀设置于开口处;壳体对应于第二空间处开设有用于与真空泵相连接的输出口;进液口开设于壳体对应于第一空间处的侧壁。
进一步地,上述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装置中,施压装置还包括:辅助装置;其中,辅助装置可拆卸地设置于模具的外部,用于在抽真空装置抽真空时,对模具的外部施加压力,以辅助各凹槽闭合;辅助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容置体;其中,容置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容置模具的凹设部;容置体的侧壁开设有连接口,连接口用于与输气装置相连接,以向容置体内充气;容置体具有预设膨胀收缩性,以在充气时呈膨胀状态进而对模具的侧部和底部进行挤压。
进一步地,上述微阵列透皮给药微针的制作装置还包括:振动装置;振动装置可拆卸地设置于工作台,用于在输入装置注入液体时使得模具振动;和/或,还包括:支撑架和升降装置;支撑架设置于工作台;升降装置设置于支撑架且置于模具的上部;输入装置设置于升降装置,升降装置用于带动输入装置升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微智点(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优微智点(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19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