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打包卷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61522.2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44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朱武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亚嘉采棉机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65/40 | 分类号: | B65D6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包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打包卷膜,第一透明胶带层能保证覆盖第二高粘结性层,解决第二高粘结性层裸露时所产生的问题,在制备过程中无需使得粘性薄膜和非粘性薄膜完全覆盖第二高粘结性层,方便制备;同时在该卷膜被开卷后对物品打包时,在前一个包装段循环结束时卷筒停止转动,物品因惯性继续转动,使得前后两个包装段的连接处产生拉力,首先导致可松脱层与第二高粘结性层相分离,使得后一个包装段上的非粘性薄膜展开,前一个包装段的粘性薄膜能继续卷在物品上,且因拉力的存在使得第二高粘结性层能平整的粘合在内层的粘性薄膜上进行固定,保证使用效果,继而导致后一包装段上的撕裂线被撕开分离前后包装段。还公开了一种打包卷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打包卷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的包装操作利用来自卷筒的薄膜对物品(圆形、正方形或者其他形状的捆)缠绕多圈进行包装,薄膜的末端必须被粘结到其下方的薄膜层上,以便牢固的对物品进行包装。在采棉机工作过程中,成捆的棉花最终通过薄膜进行包装。缠绕在卷筒上的薄膜的每一个包装段包括非粘性薄膜段和粘性薄膜段。在包装时先通过非粘性薄膜段缠绕多圈;再通过粘性薄膜段缠绕多圈,粘性薄膜段缠绕时相接触的部分具备粘性但可分离;最终使得粘性薄膜段的末端粘合在下方的粘性薄膜段上,在此过程中物品自身也进行转动。
申请号为20038010024.X的发明专利《一种带有Z形锁合系统的包装材料以及制备和使用这种包装材料的方法》中公开了一种包装材料,包括第一包装部分;第二包装部分;至少一个Z形锁合部分,在第一包装部分和第二包装部分的侧向端部将它们粘结起来,用于在包装循环中将第一包装部分和第二包装部分保持在一起和将他们松脱开。
上述包装材料在制备过程中,通常先在第二包装部分上依次设置第一高粘结性层、基层、可松脱层和第二高粘结性层,再将第一包装部分的端部粘合在第二高粘结性层上,并使得第二高粘结性层的边缘与第一包装部分的边缘相对齐,此时若是第一包装部分未完全实现覆盖第二高粘结性层,从而导致在包装材料成卷过程中裸露的第二高粘结性层与包装材料的其余部分相粘结的问题;若是第一包装部分边缘突出第二高粘结性层,此时在打包过程中第一包装部分和第二包装部分相分离时,第一包装部分突出第二高粘结层的部分容易粘合在第二高粘结层上,影响第一包装部分通过第二高粘结层的粘结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打包卷膜,具有方便制备以及保证使用效果的作用。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打包卷膜,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包装段,所述包装段包括非粘性薄膜、与非粘性薄膜相连接的粘性薄膜,相邻的两个所述包装段的粘性薄膜与非粘性薄膜连接处设置粘结结构,所述粘结结构包括设置在非粘性薄膜上的第一高粘结性层、粘合固定在第一高粘结性层表面的基层、设置在基层上表面的可松脱层、粘合在可松脱层上且能与可松脱层相分离的第二高粘结性层,所述非粘性薄膜的端部弯折后粘合在第二高粘结性层上表面,所述粘性薄膜的端部粘合在第二高粘结性层上表面,所述粘性薄膜端部与非粘性薄膜端部远离第二高粘结性层的表面之间通过第一透明胶带层粘合连接,所述非粘性薄膜端部处于设置第一高粘性层的所在部分和粘合在第二高粘结性层上的所在部分之间设置有撕裂线,所述非粘性薄膜的端部呈Z型弯折以使得非粘性薄膜朝向远离粘性薄膜的方向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该卷膜成卷在卷筒上待使用时,第一透明胶带层粘合在相邻两个包装段的粘性薄膜和非粘性薄膜之间,从而能保证覆盖第二高粘结性层,解决第二高粘结性层裸露时所产生的问题,在制备过程中无需使得粘性薄膜和非粘性薄膜完全覆盖第二高粘结性层,方便制备;同时在该卷膜被开卷后对物品打包时,在前一个包装段循环结束时卷筒停止转动,物品因惯性继续转动,使得前后两个包装段的连接处产生拉力,首先导致可松脱层与第二高粘结性层相分离,使得后一个包装段上的非粘性薄膜展开,前一个包装段的粘性薄膜能继续卷在物品上,且因拉力的存在使得第二高粘结性层能平整的粘合在内层的粘性薄膜上进行固定,保证使用效果,继而导致后一包装段上的撕裂线被撕开,实现前后两个包装段的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亚嘉采棉机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亚嘉采棉机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15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