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麻增强聚乳酸基绿色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60846.4 | 申请日: | 2021-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4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萍;宋雪旸;张岩;李媛媛;徐岚;刘福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B32B9/02 | 分类号: | B32B9/02;B32B9/04;B32B27/12;B32B27/36;C08L67/04;C08K3/22;C08K3/36;C08K9/06;C08J5/18 |
| 代理公司: | 苏州隆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6 | 代理人: | 周子轶 |
| 地址: | 215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黄麻 增强 乳酸 绿色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黄麻增强聚乳酸基绿色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黄麻增强聚乳酸基绿色复合材料是由聚乳酸复合膜和黄麻纤维布交替层叠而成;
其中,所述聚乳酸复合膜的层数和所述黄麻纤维布的层数之和大于或等于3;
每层所述聚乳酸复合膜的厚度在0.6-0.8mm之间;
所述聚乳酸复合膜由硬质粒子添加至聚乳酸中制备而得,所述硬质粒子包括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麻增强聚乳酸基绿色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和所述硬质粒子的质量比为1:(0.001-0.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麻增强聚乳酸基绿色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粒子的粒径为5-5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麻增强聚乳酸基绿色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黄麻纤维布为脱胶处理后的黄麻针刺布。
5.一种黄麻增强聚乳酸基绿色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取总量二分之一的二氯甲烷溶剂与聚乳酸混合,得到0.15-0.2g/mL的聚乳酸溶液;
取剩余量的二氯甲烷溶剂与硬质粒子或硅烷偶联剂改性后的硬质粒子超声混合,得到悬浮液;
将聚乳酸溶液和悬浮液预混合1-2h,再于35℃以下超声混合得到混合液;
将混合液倒入模具中20-25℃干燥至二氯甲烷溶剂完全挥发,再转入真空烘箱中40-50℃烘2-4h,得到聚乳酸复合膜;
将聚乳酸复合膜和黄麻纤维布交替层叠,热压成型,经冷却固化后即得到黄麻增强聚乳酸基绿色复合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黄麻增强聚乳酸基绿色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将混合液倒入模具中20-25℃干燥至二氯甲烷溶剂完全挥发”中,将混合液置于气体流动速度为0.4-0.6m/s的环境中干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黄麻增强聚乳酸基绿色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改性后的硬质粒子,由所述硬质粒子和所述硅烷偶联剂在pH为4.0的条件下进行改性反应而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084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