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牡丹花黄酮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0207.8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1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攀;王法云;关炳峰;赵梦瑶;李冰;胡桂芳;蒋碧伟;张亚勋;王春杰;王俊朋;罗蓓蓓;刘红伟;王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商业科学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33/105 | 分类号: | A23L33/105;A23L33/00;A23L29/30;A23L29/262;A23L27/30;A23P10/28 |
代理公司: | 郑州翊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5 | 代理人: | 付红莉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牡丹花 黄酮 咀嚼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功能性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牡丹花黄酮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牡丹花黄酮咀嚼片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牡丹花干粉10‑16份、牡丹花黄酮干粉20‑26份、D‑甘露糖醇5‑8份、麦芽糊精8‑12份、γ‑环状糊精16‑24份、微晶纤维素11‑38.7份、硬脂酸镁0.8‑1份、柠檬酸1.5‑2份。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制得的咀嚼片易于人体吸收,食用方便携带,其中以牡丹花干粉和牡丹花黄酮干粉为主要功效成分,长期食用具有降压、将脂、抗骨质疏松、防止动脉硬化、减缓衰老、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性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牡丹花黄酮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在生物体内黄酮类化合物不仅能够捕获自由基还可以提高内源性抗氧化物质的水平,保护生物大分子免受损伤,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药理活性,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压、降脂、抗骨质疏松、预防动脉硬化、减缓衰老多种保健功能,而且,许多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远高于维生素C,而且毒性较低。
《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论文《Flavonoid intake is associatedwith lower mortality in the Danish Diet Cancer and Health Cohort》发表于杂志,指出了黄酮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1)在丹麦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中,适度的习惯性摄入黄酮类,与心血管和癌症相关的死亡率呈负相关;(2)这种强烈的关联稳定在摄入量约500毫克/天;(3)此外,吸烟者中,总类黄酮摄入量与死亡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比非吸烟者和重度人群更强。这些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增加富含类黄酮的食物摄入量具有降低死亡率的潜力。
牡丹花是一种天然无毒的植物,其本身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含有紫云英苷、没食子酸、苯甲酸等黄酮、多酚化合物,具有调经活血的功效。人们用晒干的牡丹花泡水,或将牡丹花瓣加入面制品或者馅饼中食用,已具有上千年的食用历史,2013年,‘丹凤’牡丹花被批准为新食品原料。
除了作为普通食品原料,‘丹凤’牡丹花含有丰富的黄酮类活性成分,尤其是花色苷类成分还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能够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癌细胞的凋亡,实现防癌、抗癌、抗肿瘤的作用,因此开发一种可作为日常补充黄酮的牡丹花黄酮咀嚼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光洁,色泽均匀光亮、清香可口,黄酮成分含量高,可用于人们日常补充黄酮,提高自身免疫力的牡丹花黄酮咀嚼片,还提供了该牡丹花黄酮咀嚼片的制备方法。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牡丹花黄酮咀嚼片,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牡丹花干粉10%-16%、牡丹花黄酮干粉20%-26%、D-甘露糖醇5%-8%、麦芽糊精8%-12%、γ-环状糊精16%-24%、微晶纤维素11%-38.7%、硬脂酸镁0.8%-1%、柠檬酸1.5%-2%。
优选地,牡丹花黄酮咀嚼片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牡丹花干粉15%、牡丹花黄酮干粉25%、D-甘露糖醇6%、麦芽糊精10%、γ-环状糊精20%、微晶纤维素21.2%、硬脂酸镁1%、柠檬酸1.8%。
进一步地,牡丹花干粉中黄酮的含量为8.5%-9.21%。
进一步地,牡丹花黄酮干粉中黄酮的含量为70%-72.7%。
进一步地,牡丹花干粉由以下方法制得:筛选牡丹花瓣、微波杀青、清洗、低温干燥、粉碎,得到牡丹花干粉。
进一步地,牡丹花黄酮干粉由以下方法制得:牡丹花干粉经萃取、提纯、干燥,得到牡丹花黄酮干粉。
进一步地,牡丹花干粉和牡丹花黄酮干粉采用的牡丹花均为新食品原料‘丹凤’牡丹花。
牡丹花黄酮咀嚼片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商业科学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科学院,未经河南省商业科学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02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