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牡丹花黄酮干粉的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60206.3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16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赵梦瑶;王法云;张立攀;关炳峰;蒋碧伟;张亚勋;罗蓓蓓;刘红伟;王春杰;李冰;王俊朋;胡桂芳;王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商业科学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311/40 | 分类号: | C07D311/40;C07D311/30;A23L33/105 |
代理公司: | 郑州翊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5 | 代理人: | 付红莉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牡丹花 黄酮 干粉 提取 方法 | ||
一种牡丹花黄酮干粉的提取方法,摘取牡丹花瓣进行微波两次杀青,快速灭活牡丹花瓣中的酶,更多的保存了黄酮的抗氧化成分;同时除去牡丹花瓣内的部分水分,防止牡丹花瓣堆放时由于呼吸作用产生热量而腐化,同时微波杀青后的牡丹花瓣再清洗仅表面挂水而不吸水,缩短后续的干燥时间。低温干燥充分保护牡丹花瓣中的有效成分;采用微波预萃取牡丹花干粉水混合液,充分利用了微波对水分子的选择性作用,将溶于水的黄酮先一步萃取,超声的进一步萃取充分利用了超声的空化作用,迅速打开细胞壁,从而实现低温快速萃取,缩短了萃取时间,提高了萃取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与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牡丹花黄酮干粉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黄酮是一类化合物的总称,广泛存在自然界的植物和浆果中,总数大约有4千多种,其分子结构不尽相同。黄酮的功效也是多方面的,它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剂,可有效清除体内的氧自由基,可以阻止细胞的退化、衰老,也可阻止癌症的发生;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可以降低胆固醇,降低血糖等作用。
黄酮也是花的重要活性成分,‘丹凤’牡丹花在2013年被卫生部批准为新食品原料,以其为原料,使用水提和醇提得到的黄酮粉,可以直接用于食品(包括普通食品和保健食品)或者其他领域(比如化妆品)中的添加。中国科学院也曾采用化学测定,其测定结果表明,牡丹花瓣、花蕊和花粉中含有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以及多种维生素、糖类和黄酮类物质,因此提取牡丹花黄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市场上已有一些牡丹花黄酮的提取方法,提取过程复杂,提取时间长、效率低,提取过程中有益成分流失严重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的牡丹花黄酮干粉提取方法。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步骤如下:
步骤一、筛选:选用去除花萼和花蕊的牡丹花瓣。
步骤二、杀青:将牡丹花瓣进行微波杀青,微波杀青是短时间内升温至活性酶钝化的温度,从而灭活牡丹花瓣中的酶。因为有些酶是氧化酶,而在后续过程中氧化酶会破坏玫瑰花瓣中的黄酮化合物,减少黄酮等活性成分的有效传递。
步骤三、花粉干制:将杀青后的牡丹花瓣清洗后进行甩干,40-50℃低温热风干燥4-6h,低温热风干燥为风机循环送风,干燥均匀高效。然后粉碎至40目,得到牡丹花干粉(其总黄酮含量数值实际上为超声萃取物得率数值,8.79%-9.21%)。
步骤四、黄酮萃取:将牡丹花干粉和水混合并进行微波萃取得到微波萃取物,微波所产生的电磁场可加速被萃取组分的分子由固体内部向固液界面扩散的速率,加热均匀,热效率较高,而且无热惯性,过程易于控制,微波萃取物总黄酮得率为3.373%-4.23%。然后在冷却后的微波萃取物中加入无水乙醇并进行超声萃取得到超声萃取物;超声波对液体介质产生强烈空化效应、机械振动、扰动效应,加快物质分子运动频率和速度。
步骤五、过滤:将超声萃取物倒在放置有助滤剂的滤膜上,过滤或抽滤得到滤液,测定超声萃取物总黄酮得率为8.79%-9.21%。
步骤六、黄酮初提:将滤液浓缩干燥得到干燥提取物,加入乙醇溶液,同时升温至回流,保持温度,补加乙醇直至基本溶解,趁热过滤,滤液放置冷却,析出固体后过滤;将析出固体重复溶解、加热、过滤、冷却、过滤步骤得到初提物,总黄酮含量17.1-25.8%。
步骤七、黄酮精提:将初提物溶解至90%的乙醇中配置成浓度为1.5mg/ml的预提纯溶液,使用树脂提纯,使用90%的乙醇溶液进行3次洗脱纯化得到洗脱液,将洗脱液浓缩干燥,得到含黄酮65.5%-72.7%的牡丹花黄酮干粉。
进一步地,步骤(二)中,微波杀青为两次,分别为微波一次杀青和微波二次杀青;微波一次杀青功率为800-1000W,时间为15s;微波二次杀青功率为300-500W,时间为4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商业科学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科学院,未经河南省商业科学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02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