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末成形机的快速装模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0012.3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5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严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汇众粉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02 | 分类号: | B30B1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剑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82 | 代理人: | 徐浩俊 |
地址: | 31520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末 成形 快速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末成形机的快速装模装置,包括定位部与锁紧部,定位部的一端与成形模具相连接,另一端与粉末成形机的模具平台相连接;定位部可将成形模具定位于模具平台的特定位置,锁紧部则将成形模具、定位部与粉末成型机的模具平台三者锁紧为一个整体。本发明的粉末成形机的快速装模装置,通过定位部实现精确定位,通过锁紧部实现快速锁紧,可缩短模具安装与调试所需要的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末成形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粉末成形机的快速装模装置。
背景技术
因粉末成形机能一次性压制出精度高、光洁度好的零件,并具有适用范围广、生产效率和材料利用率高的特点,已深受企业的青睐,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陶瓷、胶木等粉末制品的压制,且压制品的形状也越来越复杂,有多台阶形状的零件,中间有通孔的零件、中间有内台阶盲孔的零件都可加工出。
粉末成形机利用成形模具形成模腔,粉末原料装入模腔后经过压制,整形,烧结等工艺后制出成品。不同产品对应不同的成形模具,在生产实践中,成形模具的安装与调试是生产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因此,安装与调试的速度与精度是影响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现有粉末成形机的成形模具安装,一般使用上压板与下垫块将成形模具夹持固定,先预固定在一个大致的位置,采用微调的方式,使成形模具达到精确定位的位置,最后采用螺栓紧固的方式将成形模具固定在粉末成形机上。由于成形模具必须精确定位于粉末成形机的特定位置才可以实现其功能,因此微调的过程要求繁复而耗时,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图1示出一种现有的模具安装方式,图中成形模具1以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在下垫块2上,再用上压板3将下垫块2预固定在模具平台4上,再微调成形模具1的位置,等位置准确后,再用螺栓将上压板3紧固在模具平台4上。这种方式虽然结构简单,但螺栓安装较多,微调过程耗时较长。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粉末成形机的快速装模装置,可缩短粉末成形机的成形模具安装与调试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成形模具安装与调试过程复杂,耗时较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装模装置,包括定位部与锁紧部,定位部的一端与成形模具相连接,另一端与粉末成形机的模具平台相连接;定位部可将成形模具定位于模具平台的特定位置,锁紧部则将成形模具、定位部与粉末成型机的模具平台三者锁紧为一个整体;
进一步的,定位部包括第一定位装置和第二定位装置,其中第一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第二定位装置包括第三定位面和第四定位面;第一定位面与成形模具相连接,第二定位面与第三定位面相连接,第四定位面与粉末成型机的模具平台相连接;且第一定位面与成型模具之间、第二定位面与第三定位面之间、第四定位面与粉末成型机的模具平台之间均具有唯一且精确的连接方式,通过前述的连接,实现成形模具相对于粉末成形机的模具平台,被定位于一个特定的位置。
进一步的,锁紧部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及连接体,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定位装置相连接,第二连接部第二定位装置相连接,连接体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相连接;锁紧部可将成形模具、第一定位装置、第二定位装置及粉末成形机的模具平台锁紧为一个整体。
进一步的,锁紧部还包括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可通过锁紧动作将成形模具、第一定位装置、第二定位装置及粉末成形机的模具平台锁紧为一个整体。
作为一种优选,锁紧机构是一种气动钢珠结构,通过钢珠在气压的作用下处于放松位与锁紧位的方式,实现锁紧机构的功能。由于气动钢珠结构为一种本领域的常见技术手段,本文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锁紧部还包括控制机构,控制机构与锁紧机构相连接,通过调整控制机构可以调整锁紧机构的工作状态;
作为一种优选,控制机构可以是气动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汇众粉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汇众粉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00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