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风向动力门窗型材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9970.9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7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徐光杰;张磊;张朝辉;陈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丘市龙正升消防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7/14 | 分类号: | E06B7/14;E06B3/263;E06B1/32 |
代理公司: | 沧州市国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38 | 代理人: | 湛海耀 |
地址: | 062550 河北省沧州市任丘***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向 动力 门窗 | ||
本发明涉及门窗型材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风向动力门窗型材;其可将风力进行有效转换,使型材在强风强雨状态下保持良好排水功能,结构简单,提升门窗型材制作和安装便利;包括室外侧型材本体和设置于室外侧型材本体上的排水机构,排水机构包括风力转向板、水张力消散腔、气压平衡腔和风力转向室,水张力消散腔和气压平衡腔相通,水张力消散腔底端内壁和气压平衡腔内底壁呈高低过度倾斜式衔接,室外侧型材本体的上部设置有多组均布的泄水孔,多组泄水孔均与水张力消散腔相通,室外侧型材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气压平衡腔相通的条形泄水口,风力转向板与条形泄水口对应设置,风力转向板的底部延伸至风力转向室上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窗型材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风向动力门窗型材。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门窗型材在建筑领域已广泛应用,其排水问题一直为本领域的研究课题,排水的流畅性与否直接影响着型材的使用寿命,申请号CN201910772964.0公开了一种门窗防排水构件。它包括门窗框体,所述门窗框体内设置有导水腔室,所述门窗框体的纵向外壁面上开设有排水口、横向上壁面上开设有泄水口,所述排水口和泄水口均与导水腔室相连通,所述导水腔室内装设有一将排水口与泄水口进行隔离以防止流体经排水口流向泄水口的单向挡水阀板。其通过对排水口与泄水口的开设位置的选择设置并且在导水腔室和单向挡水阀板的配合下,以内置隐藏的方式在门窗框体内形成了类似于L形的可通断的流体流道,使流体只能由泄水口流向排水口而无法回流倒灌,不但可以达到防水、排水和防蚊虫的效果,而且不会对门窗整体构造和外饰效果造成不利影响;然而在使用中发现,在强降雨天气状况下往往伴随着强风,此时在风力作用下挡水阀板难以开启,从而影响型材内积水的及时排出,从而引起雨水内渗,且其结构复杂,增加了生产成本,安装过程需进行开孔开槽,增加了安装成本,有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将风力进行有效转换,使型材在强风强雨状态下保持良好排水功能,结构简单,提升门窗型材制作和安装便利的转风向动力门窗型材。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室外侧型材本体和设置于室外侧型材本体上的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包括风力转向板、水张力消散腔、气压平衡腔和风力转向室,所述水张力消散腔和气压平衡腔相通,水张力消散腔底端内壁和气压平衡腔内底壁呈高低过度倾斜式衔接,室外侧型材本体的上部设置有多组均布的泄水孔,所述多组泄水孔均与所述水张力消散腔相通,所述室外侧型材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气压平衡腔相通的条形泄水口,所述风力转向板与所述室外侧型材本体铰接,所述风力转向板与所述条形泄水口对应设置,所述风力转向板的底部延伸至风力转向室上部,所述风力转向室与外部大气相通,所述风力转向板与所述室外侧型材本体铰接处存在间隙。
优选的,所述风力转向室的左端内壁与水平面呈55度夹角倾斜设置,所述风力转向室左端和顶端内壁衔接处为圆角。
优选的,所述室外型材本体的顶部设置有V型集水槽,所述V型集水槽与所述多组泄水孔对应设置,泄水孔与V型集水槽连通。
优选的,还包括室内侧型材本体和两组隔热连接件,所述室内侧型材本体和室外侧型材本体通过两组隔热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室内侧型材本体、室外侧型材本体和两组隔热连接件围合形成隔热腔。
优选的,所述室外侧型材本体和室内侧型材本体上均设置有隔音腔。
优选的,所述室外侧型材本体和室内侧型材本体上均设置有角码腔。
优选的,室内侧型材本体和室外侧型材本体均与所述两组隔热连接件承插连接。
优选的,所述风力转向板内嵌入至室外侧型材本体的外壁内,所述风力转向板的外侧壁与所述室外侧型材本体外侧壁共面。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丘市龙正升消防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任丘市龙正升消防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99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原色枸杞纤维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多区域智能联动呼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