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声电联合的新型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阻抗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8868.7 | 申请日: | 2021-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3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旸;韩洪刚;鲁旭臣;韦德福;宋云东;牛李;王南;周榆晓;郭铁;郭志楠;赵振扬;张彬;杨鹤;李佳奇;包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1/20;G01R1/24;G01R1/18;G01R1/16;G01R1/04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 代理人: | 何学军;侯景明 |
地址: | 110006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合 新型 变压器 局部 放电 检测 阻抗 | ||
本发明属于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识别与定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声电联合的新型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阻抗。本发明检测阻抗是将超声信号检测模块集成在检测阻抗里。本发明在传统检测阻抗的基础上,在将阻抗高度增高,内置超声波接收传感器,超声信号通过单独的屏蔽电缆传送给局放仪进行识别分析,通过磁铁将检测阻抗吸附在变压器升高台上,接触面涂抹耦合剂保证超声信号正确接收。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计算快速、准确,适应性强,具有较高实际应用价值。通过声电联合的方式,可以在脉冲电流法检测出视在放电量的同时实现超声定位,提高了判别的准确性,节省了后续工作量和设备量,提升了工作效率,为变压器交接试验与投产后故障诊断提供技术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识别与定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声电联合的新型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阻抗。
背景技术
大型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直接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变压器内部发生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PD)类似于电力装备绝缘系统内的慢性肿瘤,长期的放电过程将导致绝缘的击穿,甚至引设备烧损等安全事故。电力变压器内部绝缘结构复杂,PD绝缘缺陷的类型也不尽相同,传统的PD模式识别利用脉冲电流法,通过读取测试仪的放电量数值与放电波形来判断是否满足规程要求,绝大部分工作依赖于试验人员的经验进行判断,如发现局放量超出标准值要进一步进行超声定位来判断放电点的大致位置,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试验人员的经验不足,很难准确定位放电点,返厂检修会带来很大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声电联合的新型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阻抗。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计算快速、准确,适应性强,具有较高实际应用价值的变压器局部放电识别与定位装置。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声电联合的新型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阻抗,是将超声检测模块集成在检测阻抗里;在检测阻抗内安装有脉冲电流法局放检测模块和超声波局放检测模块;在检测阻抗的底部连接有磁铁,在检测阻抗的外部顶端连接有多个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磁铁通过卡槽固定连接在检测阻抗底部。
所述检测阻抗的外壳为不锈钢材质,内部从上之下依次为脉冲电流法局放检测模块、超声波局放检测模块、磁铁,分别利用卡槽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磁铁下部涂抹有超声检测耦合剂。
进一步的,所述接头包括中心抽头、接地、连接末屏、超声波传输、脉冲电流传输及备用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脉冲电流法局放检测模块分别与中心抽头、接地、连接末屏、脉冲电流传输相连接,所述超声波局放检测模块与超声波传输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备用接头悬空。
进一步的,利用所述的一种声电联合的新型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阻抗进行检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步骤2.利用校准脉冲发生器对变压器测试回路进行校准,向变压器测试回路输入放电量;
步骤3.对变压器测试回路进行加电压;
步骤4.局放波形与放电量综合分析与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连接试验回路,设备可靠接地、用试品高压套管末屏作为耦合电容,从变压器套管末屏处利用检测阻抗提取脉冲电流信号进行局放测试,用50欧姆同轴电缆将仪器信号输入的一个通道和输入单元中“至放大器”端子连接在套管端部,安装屏蔽罩排除外来干扰;
所述利用校准脉冲发生器对变压器测试回路进行校准,向变压器测试回路输入放电量,是在局放仪上看到校准波形,视在放电量显示为500pC,波形为“方波”;识别来自接地网的干扰信号并采取隔离措施;如试验通路无异常,则进行加电压;如有异常,则排除异常后进行加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88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