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时频能量的符号传递熵及脑网络特征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58776.9 | 申请日: | 2021-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25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爱;张圆圆;刘有军;杨金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372 | 分类号: | A61B5/37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能量 符号 传递 网络 特征 计算方法 | ||
1.一种基于时频能量的符号传递熵及脑网络特征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运动想象脑电信号MI-EEG预处理;
使用共平均参考CAR对原始MI-EEG进行空间滤波,并截取运动想象期数据;采用滑动时间窗法将数据划分为多个时间段的子信号,分时段对各子信号进行后续分析,窗长为p,步长为q;
步骤2:获取EEG信号的时频能量序列
步骤3:基于符号传递熵的脑功能网络构建;
步骤4:特征计算与融合;
根据有效连通性矩阵A*计算脑功能网络特征参数:度、中间中心性;
导联i的度di的计算式如下:
di=∑jaij (10)
计算所有导联的度,构成特征向量F1:
F1=[d1,d2,…,dL]∈R1×L (11)
导联i的中间中心性bi可由公式(12)计算:
式中,为导联j与导联k之间的特征路径长度,ljk(i)表示导联j和导联k经过导联i的特征路径长度;计算每个导联的中间中心性,构成特征向量F2:
F2=[b1,b2,…,bL]∈R1×L (13)
将特征向量F1和F2串行融合,获得特征向量F:
F=[F1 F2]∈R1×2L (14)
步骤2中,步骤2.1设为第i导预处理后的脑电信号,L代表导联数,Nt为采样点数,R为实数集;对Xi进行Morlet连续小波变换,得到其小波系数矩阵Wi:
式中,表示第i导脑电信号在m频率下n时刻的小波系数值,Nf为小波分解得到的总频率点数,f1和f2为小波分解后感兴趣频带的左、右边界频率,C为虚数集;
步骤2.2截取小波系数矩阵Wi中的第f1至f2行,并由公式(2)计算各个元素的小波能量值
式中,为的模长;得到Xi在感兴趣频带内的时频能量矩阵Ei:
其中,N′f=f2-f1+1为小波分解后感兴趣频带内频率的个数;
步骤2.3将时频能量矩阵Ei各行依次拼接,求得第i导脑电信号的时频能量序列
式中,Nc=N′f×Nt为序列的长度,将(4)式重写为:
步骤3中,步骤3.1对各导联的时频能量序列进行符号化,获得符号序列;
设为中D个元素的集合,D≥2,λ∈N*为延迟因子,t=1,2,…,Nc-(D-1)λ,N*为正整数集;当λ=1时,根据各元素的大小排列情况定义符号
用符号对进行标注,得到的符号序列,记作:
式中,Nm=Nc-D+1为符号序列Mi的长度;
步骤3.2以EEG电极作为网络的节点,电极时频能量序列之间的符号传递熵作为边,计算有效连通性矩阵,构建脑功能网络;
传递熵TE用于估计两个序列之间的因果关系或信息流;符号传递熵STE是TE的一种变体,计算速度快,抗噪声能力强;符号序列Mi和Mj之间的符号传递熵由下式计算:
式中,表示符号和同时出现的概率;表示在和出现的前提下,的条件概率;为仅给定的情况下,的条件概率,τ∈N*为时间滞后;计算任意两个导联时频能量序列之间的符号传递熵,得到脑功能网络的有效连通性矩阵A:
式中,aij=STE(Mi→Mj)表示导联i到导联j的符号传递熵,i,j=1,2,…,L;
步骤3.3使用皮尔逊特征选择算法计算A中元素aij与类别标签之间的相关性,将相关性小于阈值的元素置零,得到新的连通性矩阵A*∈R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877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偶极子成像与识别方法
- 下一篇:溴代吡咯腈接枝硅酮水凝胶超润滑不粘附防污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