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大阵面冷却的拓扑异构微通道散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8313.2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1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童;鲁睿;谢晨寒;马跃;李小虎;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大阵面 冷却 拓扑 异构微 通道 散热器 | ||
1.一种面向大阵面冷却的拓扑异构微通道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层散热板(2)及与之连接的上层盖板(1),上层盖板(1)的上表面与发热热源相接,上层盖板(1)的下表面与下层散热板(2)的上表面相连,下层散热板(2)上设有均为贯穿孔的冷却液入口(3)和冷却液出口(9),冷却液入口(3)和主流道(4)入口连接,主流道(4)出口和“工”字型支流道(5)入口连接,“工”字型支流道(5)出口和由第一拓扑异构微通道(6)、第二拓扑异构微通道(7)形成的散热子单元入口连接,散热子单元入口出口和回流流道(8)入口连接,回流流道(8)出口和冷却液出口(9)连接,主流道(4)、“工”字型支流道(5)、第一拓扑异构微通道(6)、第二拓扑异构微通道(7)、回流流道(8)均位于下层散热板(2)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大阵面冷却的拓扑异构微通道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层散热板(2)上表面上阵列着十六个拓扑异构微通道共四个散热子单元,其中十二个是第二拓扑异构微通道(7),四个是第一拓扑异构微通道(6),三个第二拓扑异构微通道(7)和一个第一拓扑异构微通道(6)构成一个散热子单元;四个散热子单元与上层盖板(1)上表面的热源安装位置相对应,下层散热板(2)上的冷却液在拓扑异构微通道里进行对流换热,将来自上层盖板(1)上表面的热量带走;四个散热子单元关于下层散热板(2)的轴线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向大阵面冷却的拓扑异构微通道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层散热板(2)为对称结构,下层散热板(2)上设有两个冷却液入口(3)和两个冷却液出口(9),两个冷却液入口(3)设置在下层散热板(2)纵向轴线上,且关于下层散热板(2)横向轴线对称;两个冷却液出口(9)设置在下层散热板(2)横向轴线上,且关于下层散热板(2)纵向轴线对称;在下层散热板(2)的中心处设置的导流结构(10)将来自纵向轴线上回流流道(8)的冷却液均匀导流至横向轴线上的回流流道(8),避免回流冷却液在此处局部速度为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向大阵面冷却的拓扑异构微通道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拓扑异构微通道(7)整体呈现叶片状,是轴对称结构,在轴线上分布着一个形状大的对称状的主翅片,在轴线两侧对称分布着多个微小翅片(11);第一拓扑异构微通道(6)整体呈现叶片状,结构不对称,在其中心线上分布着一个不规则形状的主翅片,在其中心线两侧非对称分布着多个微小翅片(11);两种拓扑异构微通道的外形是以阵面热源分布、流道压降、流道体积作为约束条件,使用拓扑优化技术设计而成,在优化设计时,第二拓扑异构微通道(7)设置对称热源,第一拓扑异构微通道(6)设置非对称热源,用于在实际工况中流量的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向大阵面冷却的拓扑异构微通道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层散热板(2)上位于两侧的回流流道(8)采用变截面宽度布置,回流流道(8)具有三级拓宽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大阵面冷却的拓扑异构微通道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盖板(1)和下层散热板(2)均为紫铜材料,下层散热板(2)和上层盖板(1)间的连接工艺采用扩散焊焊接,冷却液为去离子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大阵面冷却的拓扑异构微通道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层散热板(2)和上层盖板(1)的长为85mm,宽为85mm,散热器整体厚度为1.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831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锚定器械
- 下一篇:一种便于调节加工角度的金属制品加工用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