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驳岸型好氧/缺氧/好氧人工湿地系统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058253.4 | 申请日: | 2021-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67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涵霏;陆谢娟;吴华波;吴晓晖;薛强;贺韵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1/28;C02F101/10;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之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67 | 代理人: | 彭翠;曹葆青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驳岸 型好氧 缺氧 人工 湿地 系统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装配式驳岸型好氧/缺氧/好氧人工湿地系统及其应用。其通过依次为好氧‑缺氧‑好氧的三级阶梯式反应区对污水进行水质提升处理,其中:好氧区水流自下而上从好氧区底部进入缺氧区继续反应,由于污水中的溶解氧较低,缺氧区水流流向以及构造等形成第二级的缺氧状态,缺氧区出水在顶部溢流,自上而下进入第三级好氧区,让整个系统始终呈现“好氧‑缺氧‑好氧”交替的处理模式,相对于传统的人工湿地不仅大大节省了占地面积,具有传统人工湿地运行管理简单等优点,而且本发明中的三级处理工艺强化了人工湿地中生物处理过程,功能性填料提高了脱氮除磷效果,显著提升了水质,使出水水质达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装配式驳岸型好氧/缺氧/好氧人工湿地系统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作为一种建造运行成本低、操作管理简单、易于维护的污水生态处理工艺,在小型污水处理、初期雨水地表径流以及污水厂尾水等需要进一步提升水质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传统的人工湿地一般修建成石笼或绿色自然铺地,一方面占地面积大,另一方面传统人工湿地不能用于处理浓度较高的污水,否则其填料非常容易堵塞,导致系统瘫痪,因此一般用于处理污染物浓度不高的污水处理厂尾水,另一方面传统的人工湿地对有机物和氮磷去除效率不高,对水质处理净化效果非常有限。对于初级雨水或污水处理厂一级A排放污水,要将其水质处理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IV指标,采用传统的人工湿地技术难度很大。
近几年,装配式构筑物在国家的支持下大力发展,各地陆续推行,装配式结构施工模式已成建筑趋势。装配式构筑物具有更高的施工效率,可有效减少施工周期,降低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CN211921207U提出了一种装配式驳岸型人工湿地系统,可以实现城市滨水景观美化,然而,该人工湿地系统的氮磷和COD脱除能力较弱,很难将水质提升达到地表类IV标准。
CN210595665U公开了一种缺氧生物滤池-好氧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该污水处理系统将生物滤池和人工湿地相结合,但生物滤池其反硝化去除硝态氮能力较差,而且其好氧曝气,能耗较高,该系统采用生物法除磷的效果也非常有限,因此采用该系统也很难将水质达到地表类IV标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占地面积不大且能够显著提升水质的装配式驳岸型人工湿地系统及其应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人工湿地系统占地面积大、污水水质提升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驳岸型好氧/缺氧/好氧人工湿地系统,包括三级呈阶梯式下降、相邻设置且相互隔离的第一级好氧反应区、第二级缺氧反应区以及第三级好氧反应区,其中:
所述第一级好氧反应区和第三级好氧反应区设置有用于在好氧条件下处理污水的功能性填料,所述第二级缺氧反应区设置有用于在缺氧条件下处理污水的功能性填料;所述填料为模块化组装得到的多层填料;所述第一级好氧反应区、第二级缺氧反应区和第三级好氧反应区通过预制构件装配而成;
所述第一级好氧反应区的进水管设置在该好氧反应区顶部,且该进水管为穿孔射流式进水管,所述第一级好氧反应区出水管设置在该好氧反应区底部;所述第一级好氧反应区出水管与所述第二级缺氧反应区进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二级缺氧反应区进水管设置在该缺氧反应区底部,该缺氧反应区不设置出水管,其出水通过从顶部溢流进入所述第三级好氧反应区;所述第三级好氧反应区的出水管设置在该好氧反应区底部,该好氧反应区不设置进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未经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82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存储器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热电池用多孔陶瓷纤维隔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