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灌注桩施工工艺及其施工用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58163.5 | 申请日: | 2021-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0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亮;张奉超;杨东雷;张伟;冯小朋;田兴;张思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2D5/34;E02D5/22;E02D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孙铭侦 |
地址: | 71000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注 施工工艺 及其 施工 辅助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灌注桩施工工艺及其施工用辅助装置,涉及灌注桩施工的领域,灌注桩施工工艺为:在钢筋柱顶部套分隔管,分隔管一端位于桩顶设计标高以上另一端位于桩顶设计标高以下;将分隔管与钢筋柱固定,再将灌无忧传感器与分隔管固定,将钢筋笼吊装至成孔内并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后形成灌注桩,灌注桩的桩头分离时,将灌注桩沿桩顶设计标高处分裂,再将桩头从钢筋柱拔出。灌注桩施工用辅助装置包括:分隔管、连接环、驱动组件和多个插接条,连接环套设于分隔管外,连接环用于与灌无忧传感器固定,分隔管外壁开设有插接孔,插接条可拆卸插接于插接孔内,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插接条运动。本申请具有便于将桩头部分去除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灌注桩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灌注桩施工工艺及其施工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灌注桩为利用混凝土浇灌成型的桩体,在部分工程中,灌注桩桩顶的设计标高在地面以下一段距离,通常采用先将地面超出设计标高的泥土挖除,再进行桩孔成孔和混凝土灌注,但是部分工程受到施工工时的影响,需要先成孔并灌注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后形成灌注桩,最后再将泥土开挖至设计标高。
灌注混凝土时,将钢筋笼下放至成孔内,再将浇筑管放入成孔内,向浇筑管内浇筑混凝土,混凝土从浇筑管底部流入浇筑管与成孔之间进行浇筑;浇筑时,成孔内的土渣会漂浮于混凝土表面,因此混凝土顶部的强度会低于底部的强度,从而需要将混凝土浇筑至灌注桩桩顶的设计标高以上,才能使得灌注桩设计标高以下的部分满足灌注桩的强度要求。灌注混凝土时,为了减少混凝土的浪费,只需将混凝土浇筑至灌注桩设计标高上方1m左右的高度,以形成灌注桩的桩头,但是在成孔的深度较深时,无法较为准确的判定混凝土的浇筑高度,因此通常将灌无忧传感器与钢筋笼一同放入成孔内,由灌无忧传感器测量混凝土浇筑高度,当灌无忧传感器向灌无忧分析处理器发出指令时,人员停止浇筑混凝土,并在混凝土凝固前将灌无忧传感器拔出以进行重复使用;最后,混凝土凝固后,将灌注桩超出设计标高的桩头部分去除。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将灌注桩超出设计标高的桩头部分去除时,由于要保留桩头部分内的钢筋笼,因此需要人员将桩头的混凝土逐步敲除,存在有不便于将桩头部分去除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便于将桩头部分去除,本申请提供一种灌注桩施工工艺及其施工用辅助装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灌注桩施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灌注桩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成孔;
S2:套设分隔管:将分隔管套设于钢筋笼的每一根钢筋柱超出灌注桩设计标高的一端,并使得分隔管底端延伸至灌注桩的桩顶设计标高以下,再将分隔管与钢筋柱固定;
S3:分隔管封堵:将分隔管两端封堵;
S4:固定灌无忧传感器:将灌无忧传感器与任一分隔管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固定;
S5:钢筋笼进入成孔就位;
S6:向成孔内浇筑混凝土,并在混凝土凝固前将灌无忧传感器从分隔管上拆除,将灌无忧传感器从混凝土中拔出,混凝土凝固后得灌注桩;
S7:挖土;
S8:分离:将灌注桩从桩顶设计标高处切割一条切割缝,再将桩顶设计标高以上的桩头部分和分隔管沿切割缝劈裂,最后将桩顶设计标高以上劈裂的混凝土提起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81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