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耐压耐老化三元乙丙橡胶密封胶条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7748.5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6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刘自力;丁卫东;张真中;赵帅龙;杨朋举;武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贝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6 | 分类号: | C08L23/16;C08L23/06;C08L27/14;C08K13/02;C08K5/12;C08K5/54;C08K5/098;C08J3/22 |
代理公司: | 郑州久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4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耐压 老化 三元乙丙橡胶 密封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磨耐压耐老化三元乙丙橡胶密封胶条及其制备方法,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三元乙丙橡胶100‑110份、OMMT15‑20份、聚乙烯25‑30份、聚偏氟乙烯粉4‑6份、增塑剂1‑3份、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0.25‑0.30份、硅烷偶联剂3‑5份、石墨5‑10份、促进剂1‑3份、硫磺4‑5份、防老剂1‑3份、丙烯酸钠1‑1.5份、聚硅氧烷3‑6份、过氧化二苯甲本酰0.1‑0.3份。本发明的密封胶条具有耐久性、耐磨性、耐压性和耐老化性能,可用于控制柜、通风口等产品中,满足控制柜、通风口的密封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密封胶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磨耐压耐老化三元乙丙橡胶密封胶条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控制柜、通风口等产品中,外门或密封面会出现各种缝隙,这种缝隙不仅影响整体美观,还很容易落入灰尘、水滴和内部气体渗漏,造成不安全因素。为防止灰尘、异物或水分等进入内部,从而导致内外部气体对流、内部气体渗漏。缝隙处通常选用具有良好弹性和抗压缩变形的三元乙丙橡胶密封胶条。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三元乙丙橡胶密封胶条,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光、热和腐蚀介质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密封胶条的密封性逐渐劣化,导致其密封性能失效;因此,通过对三元乙丙橡胶密封胶条的材料进行改性来进一步提高其耐久性、耐磨性、耐压性和耐老化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耐磨耐压耐老化三元乙丙橡胶密封胶条及制备方法,该密封胶条具有优异的耐久性、耐磨性、耐压性和耐老化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耐磨耐压耐老化三元乙丙橡胶密封胶条,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三元乙丙橡胶100-110份、OMMT15-20份、聚乙烯25-30份、聚偏氟乙烯粉4-6 份、增塑剂1-3份、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0.25-0.30份、硅烷偶联剂3-5份、石墨5-10份、促进剂1-3份、硫磺4-5份、防老剂1-3份、丙烯酸钠1-1.5份、聚硅氧烷3-6份、过氧化二苯甲本酰0.1-0.3份。
其中,优选地,所述促进剂为促进剂DM、促进剂BZ、促进剂TT或促进剂DTDM。
其中,优选地,所述防老剂为防老剂RD或防老剂MB。
其中,优选地,所述聚硅氧烷为聚醚改性的聚硅氧烷。
一种耐磨耐压耐老化三元乙丙橡胶密封胶条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聚乙烯、聚偏氟乙烯粉和增塑剂加入高速混料机中,混合均匀,然后送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加入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和硅烷偶联剂,加热至80-90 ℃,挤出造粒,得到改性耐磨母粒;
(2)将三元乙丙橡胶与OMMT在密炼机中混炼8-10分钟,保持混炼温度为 125-135℃,然后加入聚硅氧烷、硫磺、石墨、促进剂、防老剂、丙烯酸钠和过氧化二苯甲本酰,保温混炼,出料,然后压制成薄片,得到母炼胶;
(3)将步骤(1)得到的润滑改性母粒放入双辊炼胶机中,加热至充分熔融塑化后与步骤(2)得到的母炼胶混合,然后送入单螺杆挤出机中,使混合胶料连续挤出,经微波连续硫化成型,放置24h后,放电热鼓风烘箱中以130-140 ℃继续硫化2-4h,即得。
其中,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高速混料机的转速为1000-1500转/分,混料时间为10-15分钟。
其中,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保温混炼时间为15-20分钟。
其中,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单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25-35转/分,螺杆温度为80-1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贝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贝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77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