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窃电行为识别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57744.7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34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雍;张世林;李伟;姚琼琼;罗辉勇;李会君;杨蕾;谢延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7 | 分类号: | G06F30/27;G06Q10/04;G06Q10/06;G06Q50/06;G06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绘未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9 | 代理人: | 肖继军;张红莲 |
地址: | 450052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窃电 行为 识别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反窃电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用户历史用电评价指标参数数据;
步骤2:基于用户历史用电评价指标参数数据,构建并训练疑似窃电用户识别模型;
步骤3:采用疑似窃电用户识别模型,识别疑似窃电用户;
步骤4:结合用户用电评价指标参数横向数据,对疑似窃电用户进行校验,确定窃电用户;
步骤2具体包括:
步骤2.1:归一化处理用户历史用电评价指标参数数据;
步骤2.2:构建并训练疑似窃电用户识别模型;
步骤2.2中,基于BP神经网络构建疑似窃电用户识别模型:
θ2=θ2+β·(Ypred-Yreal)·Ypred·(1-Ypred)
其中,α和β为学习率;a为常数;为隐含层第j个神经元的阈值;为隐含层第i个神经元到第j个神经元的连接权值;Hj和Ii为隐含层的样本输出向量;θ2为输出层结点的偏置值;为第j个神经元所在输出层的偏置值;Ypred、Yreal分别为预测目标、目标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窃电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获取的用户历史用电评价指标参数数据,包括窃电用户和正常用户的用电量、功耗因数、三相电压不平衡率、三项电流不平衡率、用表类型以及其是否窃电的标志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窃电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步骤5:下发窃电用户的核查名单,进行人工核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窃电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存储并显示各步骤数据,以便用户查询及疑似窃电用户识别模型再次训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窃电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1中,通过离差标准化,对原始数据进行线性变换,使结果映射到[0-1]之间,转换函数如下:
其中x为用户的历史用电评价指标参数数据,x*为处理后的值,max为样本数据的最大值,min为样本数据的最小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窃电行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2中,在训练过程中,获取BP神经网络的目标输出:真实用电量Yreal;
如果目标输出Yreal与预测目标Ypred之间的误差小于设定的误差阈值,或者训练迭代次数达到预设的阈值,则完成模型训练。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反窃电行为识别方法的反窃电行为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历史用户用电评价指标参数数据;
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基于用户历史用电评价指标参数数据,构建并训练疑似窃电用户识别模型;
识别模块,用于基于疑似窃电用户识别模型,识别疑似窃电用户;
校验模块,用于结合用户用电评价指标参数横向数据,对疑似窃电用户进行校验,确定窃电用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774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