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轻棉花蕾期雹灾损失的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56590.X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84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卢合全;罗振;孔祥强;唐薇;辛承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棉花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22/50 | 分类号: | A01G22/50;A01C21/00;C05G3/00;C05G3/80;C05G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轻 棉花 雹灾 损失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轻棉花蕾期雹灾损失的栽培方法,属于棉花种植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方面:S1:灾后第1天叶面喷施修复物质A;S2:灾后1‑3天松土,根部追施肥料B;S3:灾后第7天,叶面喷施修复物质C;S4:灾后第14天,叶面喷施修复物质D;S5:待棉花吐絮率≥40%后,喷施脱叶催熟剂。本发明取得以下有益效果:(1)促进了受雹灾棉花的快速修复,提高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的能力。(2)提高棉花生物量的积累,为增加结铃数和提高棉花产量奠定了基础。(3)脱叶催熟环节实现了棉花霜降节前集中吐絮,降低了无效蕾的比例,实现机械化收获。(4)与传统管理方法比较,本发明棉花生物产量提高6.10%以上,籽棉产量提高11.77%以上,棉花经济效益提高11.77%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棉花种植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减轻棉花蕾期雹灾损失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冰雹是棉花种植中经常遭遇的自然灾害之一,鲁西北、豫北及冀南地区集中冰雹天气常出现在4—7月份,以6月份最多,此时正处于棉花的蕾期。轻度雹灾对棉花的生长发育产生的影响不大,而中、重度雹灾会严重损伤棉花的蕾铃、茎、枝、叶,影响棉花植株生长发育及蕾铃数、霜前棉,继而降低棉花产量和品质。棉花蕾期雹灾常导致主茎顶心损伤或断头,仅剩1片至5片功能叶。受灾程度越重,灾后棉株生长恢复就越慢,导致减产甚至绝产。
棉花具有无限生长习性,可以对后期的生物量积累以及经济产量形成产生较强的自我补偿。但是棉花生长发育又具有明显的时效性,10月23日为霜降节气,霜降节前未成熟的棉花无法带来经济收益,因此,8月15日后形成的蕾为无效蕾,当恢复时间不足以补偿早期棉花蕾铃的损失时则造成减产,影响棉纤维品质。传统棉花栽培管理只注重中耕松土和土壤施肥措施,缺乏促地上部棉株恢复生长管理措施,对于降低棉花产量损失效果不佳。
因此,提供一种有效减轻棉花蕾期雹灾损失的栽培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轻棉花蕾期雹灾损失的栽培方法,能有效改善地下部根系生长环境和激活棉花地上部茎枝叶活力,提高受雹灾棉花的修复能力,显著增加生物量和籽棉产量,减少产量损失,增加经济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轻棉花蕾期雹灾损失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方面:
S1:灾后第1天叶面喷施修复物质A;
S2:灾后第1-3天松土,根部追施肥料B;
S3:灾后第7天,叶面喷施修复物质C;
S4:灾后第14天,叶面喷施修复物质D;
S5:待棉花吐絮率≥40%后,喷施脱叶催熟剂;
其中,
S1中所述修复物质A包括尿素、磷酸二氢钾、脱落酸、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维生素B12;
S2中所述肥料B包括腐殖酸有机肥和氮肥,且松土深度6-10cm;
S3中所述修复物质C包括氨基酸叶面肥、尿素和1.8%复硝酚钠;
S4中所述修复物质D包括芸苔素内酯、尿素、磷酸二氢钾和脱落酸。
优选的,所述修复物质A的喷施量为10-15L/亩,其中,尿素浓度为8-10g/L,磷酸二氢钾浓度为3-5g/L,脱落酸浓度为50-60mg/L,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浓度为3-4g/L、维生素B12浓度为15-18μ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未经山东棉花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65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快速组装的线上开关
- 下一篇:一种造纸厂废水深度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