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场站一次调频优先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55272.1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5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管益斌;徐春雷;雷震;管诗骈;汤可怡;张天海;于国强;张刘冬;樊海峰;张琦兵;殳建军;高爱民;胡尊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24 | 分类号: | H02J3/24;H02J3/14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徐燕 |
地址: | 21002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场站 一次 调频 优先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场站一次调频优先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判断新能源场站AGC模式,所述AGC模式包括限功率模式和自由发电模式;步骤S2:当新能源场站AGC处于自由发电模式且一次调频动作时,闭锁AGC指令;步骤S3:判断新能源场站AGC指令的变化方向;步骤S4:判断新能源场站一次调频动作方向;步骤S5:当新能源场站AGC指令变化方向与一次调频动作方向相反时,触发一次调频与AGC反向逻辑;步骤S6:当新能源场站AGC处于限功率模式且一次调频与AGC反向逻辑触发后,闭锁AGC指令,实行一次调频优先控制。本发明可避免一次调频指令与AGC指令反向时,新能源场站有功功率的反调,提升新能源场站的一次调频性能,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场站一次调频优先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新能源发电迅速发展,装机容量不断提高,具有转动惯量的常规火、水电比例逐步下降,电网可用的一次调频响应资源逐渐减少,电源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电网频率控制特性的结构性困境日趋明显。为保障新能源高占比形态下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促进新能源持续健康发展,各地电网公司纷纷开展新能源场站一次调频改造研究工作,对新能源场站有功控制系统进行改造,使其具备快速响应电网频率变化的能力。
新能源场站的有功负荷指令一般由AGC指令叠加一次调频负荷指令形成。由于调度端下发的AGC增减负荷指令为脉冲阶跃指令,新能源场站对此指令进行处理执行需要一定时间,而电网频率的波动是个快速随机过程,因此存在AGC增减负荷指令和一次调频负荷指令反向的可能。例如,当电网频率升高越过一次调频死区,一次调频要求新能源场站减负荷,而此时新能源场站正在执行AGC增负荷指令过程中,一次调频减负荷指令就会被AGC增负荷指令削弱,甚至可能会出现总负荷指令上升,有功功率逆向反调。一次调频与AGC反向调节会恶化电网频率的调节品质,甚至可能造成频率崩溃,严重威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能源场站一次调频优先控制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能源场站一次调频优先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判断新能源场站AGC模式,所述AGC模式包括限功率模式和自由发电模式;
步骤S2:当新能源场站AGC处于自由发电模式且一次调频动作时,闭锁AGC指令;
步骤S3:判断新能源场站AGC指令的变化方向和新能源场站一次调频动作方向;
步骤S4:当新能源场站AGC指令变化方向与一次调频动作方向相反时,触发一次调频与AGC反向逻辑;
步骤S5:当新能源场站AGC处于限功率模式且一次调频与AGC反向逻辑触发后,闭锁AGC指令,实行一次调频优先控制。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进一步地,步骤S1中当新能源场站的实发功率在AGC指令下在额定功率允许的偏差范围内30s以上,则新能源场站处于自由发电模式,反之,新能源场站则处于限功率模式。
进一步地,步骤S2中新能源场站AGC处于自由发电模式且一次调频动作时,其实发功率为有功可调上限减去预留的有功备用,使新能源场站负荷指令跟踪一次调频动作时刻实发功率的瞬时值并保持不变。
进一步地,步骤S3判断新能源场站AGC指令的变化方向具体为:
利用AGC指令减去一次调频动作时刻新能源场站的实发功率,判断AGC指令的变化方向;当数值为正时,判断AGC要求新能源场站增负荷,当数值为负时,判断AGC要求新能源场站减负荷。
进一步地,步骤S3判断新能源场站一次调频动作方向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52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脊柱退行性疾病的自然位影像检查智能辅助系统
- 下一篇:一键呼叫云报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