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旧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5058.6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2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徐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徐 |
主分类号: | B02C4/08 | 分类号: | B02C4/08;B02C4/28;B02C4/30;B02C4/42;B02C23/10;B02C23/20;H01M10/54;B01F13/10;B01F15/02;B01F3/08;B01F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旧 新能源 汽车 动力 蓄电池 回收 利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旧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中部穿插固定连接有粉碎框,所述粉碎框的右端中部穿插活动连接有粉碎装置,所述粉碎框的前框壁和后框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粉碎齿,所述处理箱的上端左部穿插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处理箱的左端上部穿插活动连接有浮选装置,所述处理箱的左端前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处理箱的左端中部穿插活动连接有磁选装置,所述处理箱的左端下部穿插固定连接有喷液装置。本发明的一种废旧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装置,整个回收利用装置对蓄电池的粉碎效果好,且可对蓄电池中塑料外壳和金属物质进行回收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适合广泛运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废旧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废旧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是指经使用后剩余容量或充放电性能无法保障新能源汽车正常行驶,或因其他原因拆卸后不再使用的动力蓄电池,而动力蓄电池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生活环境带来非常大的负面影响,为了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经济效益,使用需要对废旧电池资源化进行回收利用,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大多数回收利用装置对蓄电池的粉碎效果差,不能将蓄电池内部的材料粉碎得更加彻底,不便于对内部材料的回收;2、大多数的回收利用装置都不能对粉碎后的蓄电池进行分类,不能将蓄电池碎料中的塑料外壳和金属物质区分开来,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故此,我们提出一种废旧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旧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废旧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中部穿插固定连接有粉碎框,所述粉碎框的右端中部穿插活动连接有粉碎装置,所述粉碎框的前框壁和后框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粉碎齿,所述处理箱的上端左部穿插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处理箱的左端上部穿插活动连接有浮选装置,所述处理箱的左端前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处理箱的左端中部穿插活动连接有磁选装置,所述处理箱的左端下部穿插固定连接有喷液装置,所述处理箱的左箱壁上部和右箱壁上部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杆,所述处理箱的右端下部穿插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处理箱的右端上部固定连接有回收箱,所述回收箱的左箱壁上部和处理箱的右箱壁上部均开有进料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粉碎装置包括粉碎电机,所述粉碎电机的下端中部穿插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粉碎电机的输出端穿插固定连接有大齿轮,所述大齿轮的后端齿轮啮合有小齿轮,所述小齿轮的左端中部和大齿轮的左端中部均穿插固定连接有破碎辊,所述固定座的下端与处理箱的上端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破碎辊包括辊体,所述辊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破碎齿,所述辊体的右端中部穿插固定连接有固定轴,且固定轴的右端贯穿粉碎框的右框壁并与大齿轮的左端穿插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左端和外表面右部均通过轴承与粉碎框的左框壁和右框壁活动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浮选装置包括浮选气缸,所述浮选气缸的输出端贯穿处理箱的左箱壁并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左端前部和左端后部均开有限位孔,所述固定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浮选铲,所述浮选铲的外表面开有若干个一号滤水孔,所述浮选铲的左端上部穿插活动连接有推料装置,所述固定杆的左端前部和右端前部均通过两个限位孔分别与两个导向杆穿插活动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料装置包括推料气缸,所述推料气缸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推料气缸的输出端均贯穿浮选铲的左端并共同固定连接有推料板,所述推料板的左端开有若干个二号滤水孔,所述推料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刮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徐,未经张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50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