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数据中心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54698.5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82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钟军华;李秀清;陈天龙;冯永谦;蔡三艳;尹帅印;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信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65 | 代理人: | 钟志芸 |
地址: | 516200 广东省惠州市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数据中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数据中心,包括箱体、制冷箱和制冷换热机组,所述制冷换热机组包括上进风道、中进风道、下进风道、出风风扇、进风风扇、半导体制冷片、热管、冷管、换热翅片、调节转轴和流向调整板。本发明涉及数据中心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空气从进风风扇进入制冷箱,经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制冷后冷空气进入主机放置腔内,并对主机放置腔内的设备降温后回到制冷箱,经半导体制冷片的制热端后排出,其中可以调节转轴的旋转角度、使得两端的流向调整板的角度发生变化,使得主机放置腔内的流场发生改变,可以针对重点部位加强降温,达到更好的降温效果的模块化数据中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中心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模块化数据中心。
背景技术
模块化数据中心/机房的模式就是一种可以同时满足快速部署和高效冷却效率的数据中心形式。它通过模块化的拼装形式,通过现场模块拼装可以快速实现各种规模数据中心的搭建。它通过冷、热通道分别封闭或全部封闭的形式,避免了回流现象,提升了冷却效率。
传统机房、数据中心存在冷却效率低等问题,从而导致普遍存在的问题,数据中心/机房普遍存在回流等冷却效率低下的情况,导致数据中心能耗过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从进风风扇进入制冷箱,经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制冷后冷空气进入主机放置腔内,并对主机放置腔内的设备降温后回到制冷箱,经半导体制冷片的制热端后排出,其中可以调节转轴的旋转角度、使得两端的流向调整板的角度发生变化,使得主机放置腔内的流场发生改变,可以针对重点部位加强降温,达到更好的降温效果的模块化数据中心。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一种模块化数据中心,包括箱体、制冷箱和制冷换热机组,所述箱体呈一端开口的中空腔体设置且内部设有主机放置腔,所述制冷箱设于箱体的一侧,所述制冷换热机组连通设于箱体以及制冷箱之间,所述制冷换热机组包括上进风道、中进风道、下进风道、出风风扇、进风风扇、半导体制冷片、热管、冷管、换热翅片、调节转轴和流向调整板,所述制冷箱远离箱体的一侧开口设置,所述出风风扇与进风风扇设于制冷箱的开口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设于制冷箱的中心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一侧为制冷端、另一侧为制热端,所述制冷端一侧于制冷箱内设有热腔,所述制热端于制冷箱的另一侧内设有冷腔,所述上进风道对称且连通设于热腔与箱体的一侧之间、以及冷腔与箱体的另一侧之间,所述中进风道、下进风道从上到下依次设于上进风道的下方,所述热管连通设于半导体制冷片的制热端一侧上,所述冷管连通设于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一侧上,所述换热翅片均匀连接设于热管以及冷管的外部,所述上进风道、中进风道、下进风道靠近箱体的一侧分别设有通风孔,所述调节转轴旋转设于通风孔的中心处,所述流向调整板连接设于调节转轴的外部,且所述调节转轴另一端延伸设于箱体的外部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开口处铰接设有闭合门。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风扇设于制冷端一侧,所述出风风扇设于制热端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风扇、进风风扇之间设有分隔板。
进一步地,所述流向调整板的长度与宽度等于或略小于通风孔的长度与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转轴的另一端设有调整把手。
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模块化数据中心,空气从进风风扇进入制冷箱,经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制冷后冷空气进入主机放置腔内,并对主机放置腔内的设备降温后回到制冷箱,经半导体制冷片的制热端后排出,其中可以调节转轴的旋转角度、使得两端的流向调整板的角度发生变化,使得主机放置腔内的流场发生改变,可以针对重点部位加强降温,达到更好的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模块化数据中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模块化数据中心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模块化数据中心的后视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信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未经奇信科技(广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46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下一篇:一种化工污水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