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轮交互的链表ORAM访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54402.X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62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强;蔡竹斌;李文军;王进;郑少莹;唐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21/62 | 分类号: | G06F21/62;G06F21/60;G06F3/06;G06F16/27;G06F16/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迎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12 | 代理人: | 钱扬保;张群峰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互 oram 访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成链表树的方法,其中:所述链表树LL‑tree是加密的满二叉树,所述方法包括生成链表树的各个链表树节点LL‑tree node,所述链表树节点包括头部head和尾部tail,如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轮交互的链表ORAM 访问方法,可以应用于安全云存储系统以及安全计算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无限廉价计算和存储资源,很多公司和用户都将他们的 私有数据外包给云。如果直接将用户数据以明文形式存储在云服 务器,不可信云服务提供商或者其他攻击者可以直接获取用户隐 私信息。为了保证用户隐私数据不被恶意窃取,传统的手段是对 数据内容进行加密,通过上传、下载密文数据来使用个人隐私文 档。数据隐私包括数据内容隐私和数据查询隐私。在大数据与云 计算等应用场景中,事实上,仅通过对数据内容的加密只能保护 数据的内容隐私,并不能保护数据的查询隐私。数据查询隐私主 要指的是搜索模式和访问模式,也就是指相同关键词的提交频率 和相同地址的访问频率。现有解决方案一般采用不经意随机访问 机(Oblivious Random Access Machine,ORAM)技术,对数据在 每次访问时的存储位置,进行重新洗牌和重新加密,来实现对外 包数据不经意读和写操作。
ORAM是隐私保护领域中保护访问模式的一种重要手段,其 目的在于隐藏对真实数据块的访问,使得攻击者不能区分每一次 访问是真实的还是随机的。现有ORAM方案仍然面临较多挑战, 例如用户和云之间高度交互、用户端存储过大、通信带宽较大以 及高昂的计算开销。比如Path ORAM及其后续方案,要么用户与 云的交互次数复杂度为O(logN)(其中N为总的元素个数),要 么存在大客户端地址映射表。许多ORAM方案以本地存储地址映射表为代价来实现单轮不经意访问,当寻址空间很大时,这些方 法对于资源有限的客户端来说是不可扩展的,这与ORAM的设计 初衷并不一致。TWORAM是实现了小客户端存储和单轮交互的 ORAM协议,但它依赖于大量混淆电路,这在现实中是性能上的 瓶颈。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轮交互的链表ORAM访问方法,其 具有以下优势和技术效果:1)实现了公有云上的单轮密文数据 读写访问,用户只需要发送请求并接收响应即可得到数据或者更 新数据;2)本地存储几乎为零;3)构造简单且容易实现;4) 可在不牺牲较多效率的前提下将大量本地数组转换为云存储的 数组,并提供强隐私保护的快速数据读写服务。
发明内容
为实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生成链表树的方法,其中:所述链表树LL-tree是加密 的满二叉树,所述方法包括生成链表树的各个链表树节点 LL-tree node,所述链表树节点包括头部head和尾部tail,如下:
其中头部head包括m和emaps,尾部tail包括M和chunks, emaps和chunks是分别由z项组成的复合结构;M、m、emaps和 chunks的定义分别如下:M表示节点掩码,节点掩码是由用户 生成的一个随机值,是私密信息,不对云公开;m表示密文掩码, 是存储在链表树节点头部的一个加密值,由节点的节点掩码和其 父节点的节点掩码执行异或运算得到,密文掩码对云公开; chunks包含z个chunk,其中chunk是指一个数据块,chunk存储 了四个元素(a,data0,data1,leaf),即一个地址a、两个相邻的数 据data0,data1和一个叶标识符leaf,叶标识符leaf用于表示节 点属于哪一条叶子到树根的路径;emaps包含z个加密映射表emap,其中每个emap存放两组键值对信息(k1,v1,k2,v2),用于 保存加密后的值。
所述的方法,其中包括对emap执行的读取和写入操作,具 体读操作和写操作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44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