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SFP接口的板卡报错检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4196.2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5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许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7 | 分类号: | H04B10/07;H04L12/26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敏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sfp 接口 板卡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SFP接口的板卡报错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被测设备DUT、信号分析设备、SFP测试治具和程序模块,所述被测设备DUT通过运行程序模块和SFP测试治具进行I2C通信,所述信号分析设备用于对被测设备DUT的I2C信号进行信号分析和数据保存,当I2C信号发生异常时,所述信号分析设备发出报错信号和触发信号,并对异常信号进行捕捉;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基于SFP接口的板卡报错检测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板卡的SPF接口插入光模块和光纤后,和对端设备互联后出现指示灯不亮,或接口无法Linkup的问题,从而达到数据正常传输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SFP接口的板卡报错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服务器(或交换机)之间以及对外的信息交互越来越频繁,对信息传递时效性以及及时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传输路径存在异常或者无法进行传输的情况,将会造成无法估量的巨大损失。
为了保证数据可靠地传送,I2C总线上允许连接多个微处理器以及各种外围设备,如存储器、LED及LCD驱动、A/D及D/A转换器等。任一时刻总线只能由某一台主机控制,各微处理器应该在总线空闲时发送数据。
SFP是SMALL FORM PLUGGABLE(小型可插拔)的缩写,SFP端口主要作用是用于信号转换和数据传输,其端口符合IEEE 802.3ab标准(如1000BASE-T),最大传输距离可达1000Mbps(交换机的SFP端口支持100/1000Mbps)。SFP光模块是一种将千兆位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接口器件,是业界标准的小型可插拔的千兆光收发一体模块,可插在交换机、路由器、媒体转换器等网络设备的SFP端口上,用来连接光或铜网络线缆进行数据传输。
光模块(optical module)由光电子器件、功能电路和光接口等组成,光电子器件包括发射和接收两部分。简单的说,光模块的作用就是发送端把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纤传送后,接收端再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从最开始的155Mb/s到622Mb/s,1.25Mb/s,2.5Mb/s一直到10Gb/s,发展到后来出现了光摸快并行方式(Parallel),也就是把多个光模块塞进一个光模块进行封装,4核的光模块就叫QSFP,12核的光模块叫CXP(C是16进制12的意思)。光模块的速率上升到了40GMb/s、100GMb/s,并且已经成功研发出400GMb/s的光模块,相信未来光模块会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速率越来越快。
由于于服务器(或交换机)需要传输大量的数据,而SFP接口的光模块具有极高的传输速率,因此现阶段服务器直接的信息传递主要由SFP接口的光模块进行传输。如果在研发阶段I2C链路设计不合理,当SPF接口插入光模块和光纤后,和对端设备互联,很有可能出现指示灯不亮,或接口无法Linkup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保证数据可靠地传送,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SFP接口的板卡报错检测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板卡的SPF接口插入光模块和光纤后,和对端设备互联后出现指示灯不亮,或接口无法Linkup的问题,从而达到数据正常传输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SFP接口的板卡报错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被测设备DUT、信号分析设备、SFP测试治具和程序模块,所述被测设备DUT通过运行程序模块和SFP测试治具进行I2C通信,所述信号分析设备用于对被测设备DUT的I2C信号进行信号分析和数据保存,当I2C信号发生异常时,所述信号分析设备发出报错信号和触发信号,并对异常信号进行捕捉,所述程序模块包括Linux脚本。
进一步地,所述被测设备DUT包括CPU、Phy网卡芯片和SFP连接器,所述CPU通过运行Linux脚本控制Phy网卡芯片,所述Phy网卡芯片驱动SFP测试治具进行测试程序的装载和卸载,所述SFP连接器用于Phy网卡芯片和SFP测试治具进行I2C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41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