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电力负载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53866.9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85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兰海;魏宪;郭杰龙;唐晓亮;俞辉;李炜曦;余光敏;郑心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2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温子云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电力 负载 识别 方法 | ||
1.一种智能电力负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模拟日常用电情况,在电路中增减电器以实现电路总负载的变化,记录负载变化时的电路总进线的电参量变化量x(i),同时将x(i)对应的当前电路负载情况记为图节点数据g(i);
其中,在电参量发生变化的第i时刻,将电参量的变化数据加上当时的时间和环境附加数据,记为第i时刻的电参量变化量x(i);图节点数据g(i)由n个子节点组成,n为此时电路中所具有的可变的负载总数;每个子节点对应电路中一个单独的用电负载,k∈[0,n-1],记录了负载类型与当时的负载功率图节点数据g(i)由前一时刻的图节点数据g(i-1)增减子节点得到;
步骤2、因为子节点数目不固定,导致图节点数据g(i)维度不固定,对图节点数据g(i)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将其转为固定维度的图节点频域数据h(i);所述电参量变化量x(i)和图节点频域数据h(i)构成训练样本;
步骤3、利用隐性马尔科夫模型对电参量变化量x(i)和图节点频域数据h(i)进行建模,将图节点频域数据视为电参量变化量的隐变量,而图节点频域数据h(i)只受到上一时刻的图节点频域数据h(i-1)的影响;
步骤4、使用自循环神经网络来实现隐性马尔科夫模型;自循环神经网络的输入为i时刻的电参量变化量x(i)和i-1时刻的图节点频域数据h(i-1),输出为i时刻的图节点频域数据h(i);采用步骤2获取的训练样本对自循环神经网络进行循环训练;
步骤5、实际负载识别时,根据电路中的初始负载状态构建初始图节点数据g(0)并转化为初始图节点频域数据h(0);当电路中出现负载变化时,令i=1,获取电路中的电参量变化量x(1),将x(1)和h(0)输入到自循环神经网络中,输出h(1),对h(1)进行逆傅里叶变换即可得到图节点数据g(1);每当电路中负载变化时,i自加1,均进行一次自循环神经网络的循环计算,自循环神经网络利用x(i)和h(i-1)计算出输出h(i),对h(i)进行逆傅里叶变换获得图节点数据g(i),根据g(i)识别出电路中的当前负载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对图节点数据g(i)进行傅里叶变换,将其转为固定维度的图节点频域数据h(i)为:
设g(i)中当前包含了n个子节点,每个子节点由2个数据组成,则g(i)可表示为一个n×2维的数组,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将g(i)的n×2维的数组转为m×2维的频域数据,其中m为预先设定的频域采样个数,取值上确保m总是大于实际使用中g(i)子节点的个数n。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对h(i)进行逆傅里叶变换获得图节点数据g(i)为:
对自循环神经网络输出的m×2维的h(i)进行逆傅里叶变换后,得到m×2维的数据记为原始数据若前一时刻g(i-1)中的子节点个数为j,则在原始数据中分别保留前j-1,j,j+1个数据得到三个数组并在这三个数组后部进行补0操作,将其均扩充至m×2,之后再对扩充后的数组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将变换结果与自循环神经网络输出的h(i)进行对比,选取平方差最小的结果作为最终的g(i),用于识别电路中的当前负载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未经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386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音铝合金
- 下一篇:一种带触摸屏的超声诊断设备多指针输入控制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