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面板和彩膜基板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3741.6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4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赵松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62;G02F1/1343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远明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面板 彩膜基板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和一种彩膜基板制备方法,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框胶区的黑色矩阵层、公共电极、导通电极、以及导电粒子,黑色矩阵层设置在公共电极靠近阵列基板的一侧,黑色矩阵层在对应导通电极的位置形成有过孔以漏出公共电极,公共电极与导通电极通过导电粒子连接;过孔处的导电粒子导通,其余区域的导电粒子被黑色矩阵层绝缘,使液晶显示面板可选择性的绝缘和导通。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和一种彩膜基板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Au in seal工艺,即全用混有导电粒子的胶涂布形成框胶,导电粒子同时具备支撑和导通作用,这种工艺制程简单,同时节省了导通电极的空间,有利于缩减边框,因此现有技术除了点胶工艺外,常常用到这种Au in seal工艺。
但是Au in seal工艺中框胶材料或者涂布制程中,若混入导电异物。将会造成上下板之间的短路,造成烧伤线路、显示异常的后果,同时对于GOA产品,仅能采用Au打点方式,无法采用Au in Seal技术。
因此,现有液晶显示面板存在框胶处发生短路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一种彩膜基板制备方法,可以缓解现有液晶显示面板存在框胶处发生短路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边缘设置有框胶区,所述框胶区内设置有导电粒子;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以及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在对应框胶区的位置,所述阵列基板朝向所述彩膜基板一侧设置有导通电极,所述彩膜基板在所述框胶区包括黑色矩阵层和公共电极,其中,所述黑色矩阵层设置在所述公共电极靠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黑色矩阵层在对应所述导通电极的位置形成有过孔以漏出所述公共电极,所述公共电极与所述导通电极通过所述导电粒子连接。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阵列基板在对应所述过孔的位置还设置有挡光板,所述挡光板在所述黑色矩阵层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所述过孔,防止所述过孔处漏光。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导通电极同层设置,在所述框胶区,所述阵列基板的信号经过所述导通电极和所述导电粒子传递到所述彩膜基板。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胶区包括形成有过孔的第一区域、以及设置有黑色矩阵层的第二区域,所述导电粒子包括第一导电粒子和第二导电粒子,其中,所述第二区域设置有第一导电粒子,所述第二区域设置有第二导电粒子。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粒子的一端与所述黑色矩阵层触接,所述第二导电粒子与所述公共电极绝缘设置。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粒子和所述第二导电粒子的制备材料相同。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胶区包括设置有过孔的第一区域、以及设置有黑色矩阵层的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区域设置有导电粒子,所述第二区域未设置导电粒子,相邻所述过孔的大小不同。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相邻所述过孔处的所述导电粒子的形状、大小不相同,所述导电粒子与所述过孔边缘触接。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光板的制备材料和所述黑色矩阵层的制备材料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彩膜基板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第二衬底;
在所述第二衬底上形成一层导电材料,制备得到公共电极;
在所述公共电极上形成一层遮光材料;
利用光罩处理所述遮光材料形成黑色矩阵层,其中,框胶区的所述黑色矩阵层形成有过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37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