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离的产氮假单胞菌及其在还原硒元素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53738.4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14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刘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P3/00;C12R1/38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龚莹莹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产氮假单胞菌 及其 还原 元素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离的产氮假单胞菌及其在还原硒元素中的应用,所述的产氮假单胞菌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0955。本发明首次提供了一种兼具高耐硒能力和高硒还原力的菌株产氮假单胞菌,能在浓度高达445mmol/L无机硒培养液中发酵,制得一种纳米硒‑有机硒营养液,且该营养液可应用于农业的富硒种植、养殖等方面,并获得良好的使用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离的产氮假单胞菌及其在还原硒元素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硒是一种对人体和动物非常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在抗癌、抗氧化和增强免疫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很多慢性疾病都与人体缺硒有关。我国早期使用硒矿粉基施或硒酸盐/亚硒酸盐等叶面喷洒农作物,达到生产富硒农产品的目的。然而,研究发现,大部分农作物尤其是主粮作物对无机硒的吸收转化率很低,并且在基施硒矿粉时,易将重金属带入土壤,带来二次污染,硒酸盐/亚硒酸盐等无机硒,则易被雨水冲刷而渗入地下或流入江河湖泊,形成面源污染。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纳米硒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原因在于:1)生物活性方面,生物纳米硒与生物有机硒大致相当;2)安全性方面,生物纳米硒比生物有机硒更安全;3)使用方面,生物纳米硒不溶于水,在用于农作物喷施时,与作物表面结合更紧密,不易被雨水冲刷,作物转化利用率更高,喷施作业时间窗口更宽泛,尤其在雨季或雨量丰沛的地区,其优势体现得更加充分。因此,生物纳米硒具有生物活性高、作物吸收转化率高、安全性好、生态友好等显著优势在未来的富硒功能农业、环境治理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纳米单质硒制备方法主要有物理和化学方法合成。但物理和化学方法制备的纳米单质硒不稳定,易聚集并转化为几乎无活性的灰硒和黑硒。通过微生物转化技术制备有机硒或生物纳米硒则备受青睐。然而,由于作为生物有机硒/生物纳米硒原材料的硒酸盐或亚硒酸盐的高细胞毒性,使得很多微生物在高硒环境培养和转化时,其生长均会受到抑制甚至是灭杀;与此同时,部分微生物虽然能够耐受高浓度硒,但却并不转化。因此,兼具高的硒耐受能力和无机硒转化能力的微生物菌株则鲜有报道。
申请号为201911406047.7的专利文献提及一种高产纳米硒的光合细菌桃红荚硫菌(Thiocapsa roseopersicina),其对亚硒酸钠的耐受浓度达到了145mmol/L,并以其为基础培养制备纳米硒活菌制剂。但由于其为光合细菌且为严格厌氧菌,培养条件相比普通细菌而言,需特殊光照设备,对设备和工艺控制要求更高,生产成本高企限制了其规模化应用。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首次提供了一种兼具高耐硒能力和高硒还原力的菌株产氮假单胞菌,通过液体发酵,将无机硒转化为生物纳米硒和有机硒,制备一种纳米硒-生物有机硒营养液,且该营养液可应用于农业的富硒种植、养殖等方面,并获得良好的使用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分离的产氮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zotoformans),所述的产氮假单胞菌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0955。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纳米硒-有机硒营养液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简单,快捷,适合大规模推广。
本发明的最后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产氮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zotoformans)的应用,所述菌株可在高无机硒浓度下进行硒元素的还原或转化。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37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bpm的派单方法
- 下一篇:自动化测试框架自动测试的实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