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气、液及絮体的混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3714.9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1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汪威;肖涛;林纬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程大学;武汉迅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38 | 分类号: | C02F1/38;C02F1/24;C02F1/52;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陈熙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气、液及絮体的混合装置,其包括:竖向设置的圆柱形的混合器筒体,其上端具有充气口,其下端具有底流口;绕所述混合器筒体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的若干分流直形支管;绕周向固定在所述混合器筒体上部外表面上的分流环形管道;若干涡流管道;含油污水进管;以及压缩空气管路,其连通所述充气口。本发明可以利用旋流和气浮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油、气泡、液体、絮体的高效混合,得以得到油、气、液及絮体的多相混合絮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气、液及絮体的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各油田开采进入到中后期,采出的含油污水量不断上升,甚至部分区块的含油含水率达到了90%以上,而全国一年大约5×108m3采出水需要处理。污水处理成本在生成成本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处于环境保护的需要和油田渗透率的限制污水排放标准和回注要求越来越苛刻,这些对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能力和处理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对于部分空间发展受限的油田,尤其是海上油田,需要污水处理装置结构紧凑,系统流程简单。而现有的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占地面积大,处理效率低,难以满足油田开采水的处理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常规处理设施难以满足油田大量的产出水的处理需求,为解决此局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高效的油-气-液-絮体多相混合装置,该装置相较常规的处理装置,由于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可对现场生产的污水处理后进行回注,节约了水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油、气、液及絮体的混合装置,包括:
竖向设置的圆柱形的混合器筒体,其上端具有充气口,其下端具有底流口;
绕所述混合器筒体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的若干分流直形支管,各所述分流直形支管竖向设置,并固定在所述混合器筒体的外表面上,各所述分流直形支管的下端具有可打开或关闭的端盖;
绕周向固定在所述混合器筒体上部外表面上的分流环形管道,所述分流环形管道分别连通各所述分流直形支管的上端,所述分流环形管道具有进料口;
若干涡流管道,各所述的涡流管道沿着所述混合器筒体的切线方向设置在所述混合器筒体的外周处,其一端连通所述混合器筒体,其另一端连通一个所述分流直形支管,并且,各所述分流直形支管通过若干个所述的涡流管道连通所述混合器筒体;
含油污水进管,其连通所述进料口,并外接有加药装置;
以及压缩空气管路,其连通所述充气口。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油、气、液及絮体的混合装置,油水混合流体通过进料口流经分流环形管道和分流直形支管,输送到涡流管道,流体从涡流管道以一定的入口速度切向进入混合器筒体内,形成涡流离心流场,由混合器筒体上端充气口进入的压缩空气在流场作用下形成微气泡,与絮体药剂、油滴形成多相混合絮体,最后从混合器筒体下端的底流口排出。从而,可以利用旋流和气浮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油、气泡、液体、絮体的高效混合,得以得到油、气、液及絮体的多相混合絮体。
具体的,所述涡流管道包括:
第一连接管段,所述第一连接管段远离所述混合器筒体轴线的一侧边沿沿着所述混合器筒体外表面的切线延伸;
第二连接管段,所述第二连接管段连通所述分流直形支管;
以及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段和所述第二连接管段的软管。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油、气、液及絮体的混合装置,油水混合流体可以一定的入口速度切向进入混合器筒体内,形成涡流离心流场。并且,软管处便于设置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软管设置有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程大学;武汉迅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工程大学;武汉迅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37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