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输出可充足充电多用电源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52754.1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44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高贤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思创智能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6 | 分类号: | H02M7/06;H02M3/338;H02J7/10 |
代理公司: | 珠海中知耕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41 | 代理人: | 林敏仪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唐***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出 充足 充电 多用 电源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输出可充足充电多用电源电路,包括市电电源、降压整流滤波模块、开关模块、可调稳压模块、方波输出模块、起振模块以及多电源输出模块,所述市电电源连接降压整流滤波模块,降压整流滤波模块连接开关模块,开关模块连接可调稳压模块,可调稳压模块连接方波输出模块、起振模块,方波输出模块连接起振模块,起振模块连接多电源输出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以输出多种电压供用电设备使用,在需要对电池充电时,可以调节电位器的阻值,来改变555定时器输出方波的占空比,使得给电池充电时,电池能释放其正极积攒的电荷,保证充电效果,使得电池电量能充到额定的电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电路,具体是一种多输出可充足充电多用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19世纪末,托马斯爱迪生成功地采用了直流输电的方式点亮了电灯泡,但因为能量损失巨大,所以直流输电的效率非常低。后来尼古拉特斯发明了交流输电,从而取代了直流输电。在交流输电的情况下,电压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变压器进行升压或降压,而且电能可以进行远距离传输。 今天,尽管采用的电压和频率有所不同,但交流输电已被全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供电频率为50Hz或60Hz,供电电压为100V到240V。在交流电出现的同一时代发明了真空管和无线电接收器,但是他们需要使用直流电源才能工作,所以也产生了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的装置,这就是AC/DC电源。
目前市场上的电源大都供给一种电压,在额定工作电压不同的器件时,不能够供给多种可供选择的电压,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输出可充足充电多用电源电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输出可充足充电多用电源电路,包括市电电源、降压整流滤波模块、开关模块、可调稳压模块、方波输出模块、起振模块以及多电源输出模块,所述市电电源连接降压整流滤波模块,降压整流滤波模块连接开关模块,开关模块连接可调稳压模块,可调稳压模块连接方波输出模块、起振模块,方波输出模块连接起振模块,起振模块连接多电源输出模块。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降压整流滤波模块由变压器W、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容C1、电阻R1、电感L1所构成,开关模块由开关S、电阻R2、二极管D5、电阻R3所构成,可调稳压模块由电容C2、电容C3、二极管D6、二极管D7、电位器RP1、电阻R4、稳压器U1所构成,方波输出模块由电阻R6、电阻R5、电位器RP2、二极管D8、二极管D9、电容C4、电容C5、集成电路U2、电阻R7、三极管V1所构成,所述起振模块由电阻R9、电阻R10、电阻R8、电容C6、电容C7、三极管V2、线圈L3所构成,多电源输出模块由二极管D10、二极管D11、二极管D12、二极管D13、电容C8、电容C9、输出电压VOUT1、输出电压VOU2、输出电压VOUT3、输出电压VOUT4、线圈L2所构成。
变压器W的输入端连接市电电源,变压器W的输出端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3的负极,变压器W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电感L1,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4的正极、电阻C1、电阻R1,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另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开关S,开关S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5的正极、稳压器U1的输入端、电容C2、二极管D6的负极,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电阻R3,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稳压器U1的接地端连接电位器RP1、电阻R4、电容C3、二极管D7的正极,电位器RP1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稳压器U1的输出端、二极管D6的正极、二极管D7的负极、电阻R5、集成电路U2的4号引脚、集成电路U2的8号引脚、电容C7、线圈L3、电阻R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思创智能电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思创智能电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27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口音分类方法及其模型
- 下一篇:一种多输出声控电源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