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气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2740.X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3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梁泽锋;钱晓林;李鑫;陆祖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20 | 分类号: | F24H9/20;F24H9/1836;F24H1/12;F24H15/219;F24H15/429;F24H15/21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陈文斌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热水器 及其 控制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燃气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燃气热水器包括预热燃烧器和接入预热燃烧器燃烧形成的高温烟气以发生高温空气燃烧的高温空气燃烧器,燃气热水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燃气热水器的进水温度和进水流量;根据进水温度、进水流量和目标温度计算燃气热水器将进水从进水温度加热至目标温度所需的热负荷;以及,根据热负荷选择第一加热模式或第二加热模式进行加热工作,以将进水从进水温度加热至目标温度,在第一加热模式下,控制预热燃烧器工作,在第二加热模式下,控制预热燃烧器和高温空气燃烧器工作。本发明实现了热水器的节能减排,以及减少污染物(CO和NOx)的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气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高温空气燃烧(high temperature air combustion)称为“温和与深度低氧稀释燃烧”,简称柔和燃烧是一种新型的燃烧方式,又称MILD燃烧。该燃烧的主要特点是: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高温低氧的环境中,反应物温度高于其自燃温度,并且燃烧过程中最大温升低于其自燃温度,氧气体积分数被燃烧产物稀释到极低的浓度,通常为3%~10%。相比于常规燃烧,在这种燃烧状态下,燃料的热解受到抑制,火焰厚度变厚,火焰前锋面消失,从而使得在这种燃烧时整个炉膛的温度非常均匀,污染物NOx和CO排放大幅度降低。
虽然高温空气燃烧具有上述诸多优点,但是,并没有根据热负荷自动选取合适的燃烧方式,容易出现燃气热水器能源消耗大,燃气热水器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燃气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实现热水器的节能减排,以及减少污染物(CO和NOx)的排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燃气热水器控制方法,所述燃气热水器包括预热燃烧器和接入所述预热燃烧器燃烧形成的高温烟气以发生高温空气燃烧的高温空气燃烧器,所述燃气热水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所述燃气热水器的进水温度和进水流量;
根据所述进水温度、所述进水流量和目标温度计算所述燃气热水器将进水从所述进水温度加热至所述目标温度所需的热负荷;以及,
根据所述热负荷选择第一加热模式或第二加热模式进行加热工作,以将进水从所述进水温度加热至所述目标温度,在所述第一加热模式下,控制预热燃烧器工作,在所述第二加热模式下,控制预热燃烧器和高温空气燃烧器工作。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热负荷选择第一加热模式或第二加热模式进行加热工作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所需的热负荷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热负荷时,选择第一加热模式进行加热工作;
在所需的热负荷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热负荷时,选择第二加热模式进行加热工作。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热负荷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高温空气燃烧器的最小输出热负荷,且小于或等于所述预热燃烧器的最大输出热负荷。
可选地,在所需的热负荷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热负荷时,选择第一加热模式进行加热工作时,若所需的热负荷逐渐增大,且小于所述预热燃烧器的最大负荷Q1max时,持续控制所述预热燃烧器工作,直至所需的热负荷大于所述预热燃烧器的最大负荷Q1max。
可选地,在所需的热负荷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热负荷,选择第二加热模式进行加热工作时,若所需的热负荷逐渐减小,且大于所述高温空气燃烧器的最小负荷Q2min时,持续控制所述高温空气燃烧器工作,直至所需的热负荷小于所述预热燃烧器的最小负荷。
可选地,在所述第二加热模式下,控制预热燃烧器和高温空气燃烧器工作的步骤具体包括:
控制所述预热燃烧器启动,以燃烧形成的高温烟气;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27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