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52554.6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69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刘义恩;张明川;王冯哲;王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正合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706 | 分类号: | A61K31/706;A61K31/685;A61P25/28;A23L3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孚睿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4 | 代理人: | 葛凡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阿尔茨海默症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组合物,其包含β‑烟酰胺单核苷酸(NMN)和L‑α‑甘油磷酸胆碱(α‑GPC),其中,优选的含量是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使用剂量为3~9mg/kg/d,L‑α‑甘油磷酸胆碱的使用剂量为8~20mg/kg/d。在经典的阿尔茨海默症药效评价模型‑‑Morris水迷宫测试模型中,本发明组合物对人工造模后大鼠的的学习和记忆行为有着明显改善作用。本发明的组合物均为食品级原料,安全可靠、可长期服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阿尔茨海默症(以下也简称AD)是在1906年首次由德国精神病学家和神经发病学家Alzheimer Alois发现、并以其名字命名的老年痴呆,是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记忆力逐渐减退、认知功能发生障碍、行为异常和社交障碍等。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增加,发病率逐年上升老年性痴呆症中有约70%为阿尔茨海默症,尚有血管性痴呆,两者并存的混合性痴呆。其主要病理特征是大脑萎缩、脑组织内老年斑、脑血管沉淀物和神经原纤维缠结。
目前的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主要病理学特征是β-淀粉样蛋白(Aβ) 聚集成老年斑,细胞内Tau蛋白异常聚集形成神经元纤维缠结(NFT)和神经元死亡。近年来,针对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机制,在早期的胆碱能神经元假说、Aβ毒性假说和Tau蛋白假说等基础上,研究相对较少的炎症假说、胰岛素假说、氧化不平衡假说和基因突变假说也越来越受关注。阿尔茨海默症的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研究透彻,只是存在多种假说,包括胆碱能神经元假说、Aβ毒性假说、Tau蛋白假说、胰岛素假说、自由基损伤假说等。然而,阿尔茨海默症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发的一种复杂性疾病,单一的假说并不能解释阿尔茨海默症的全部发病特征。由于阿尔茨海默症的致病因素是非常复杂的。文中综述的所有假说可能并未完全将其概括,一些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或未被发现的机制,如线粒体动力学失衡假说、Ca浓度失衡假说、小胶质细胞影响假说等也许能够丰富对阿尔茨海默症致病因素的描述。在阿尔茨海默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研究清楚之前,针对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只能是对症治疗,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治愈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所以,找到可逆转疾病进程的药物才是攻克阿尔茨海默症这一疾病的关键。众多临床试验失败的教训提示单一靶点的治疗对于阿尔茨海默症这种复杂疾病很难奏效。
至今阿尔茨海默症的病因仍未得以阐明,无法研制出特效治疗药物,因此对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一直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开发相关的药物一直是业界的追求方向。另外,由于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病的预防性对策也非常受重视。如果能够开发可长期安全服用的具有阿尔茨海默症治疗效果的功能性食品,也存在巨大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一款效果确切、安全性令人信服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组合物,以满足可以适合长期服用并能够预防或改善阿尔茨海默症的需求。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意外地发现将NMN和α-GPC组合使用,显示出的阿尔茨海默症的症状的治疗效果,从而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应用于制备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药物,或者以预防和治疗为目的的功能性食品。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β-烟酰胺单核苷酸(NMN)和L-α-甘油磷酸胆碱(α-GPC),其中,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使用剂量为3~9mg/kg/d,L-α-甘油磷酸胆碱的使用剂量为8~20mg/kg/d。
作为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药物制剂,可以为片剂、胶囊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功能性食品,包含上述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组合物以及可食用的辅料。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应用于制备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正合生命科学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正合生命科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25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