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烫片机废料片带收片与切片组合结构及烫片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52209.2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63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江;田桂郁;洪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信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00 | 分类号: | B26D1/00;B26D7/06;B26D7/18;B26D7/32;B26D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秦晓刚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烫片机 废料 片带收片 切片 组合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烫片机废料片带收片与切片组合结构及烫片机,包括收片装置和切片装置,收片装置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收片驱动轴、沿收片驱动轴轴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收片驱动轮、可沿左右方向滑动并与至少两个收片驱动轮对应配合的至少两个收片从动组组合模块,收片从动组组合模块包括至少两个收片从动组,收片从动组包括由收片驱动轮驱动转动的收片从动轮、与收片从动轮配合拉动废料片带的收片导向轮;切片装置包括与收片驱动轴平行设置的切片驱动轴、沿切片驱动轴的轴向间隔设置并与至少两个收片驱动轮位置对应的至少两个切片组件。收片装置拉动废料片带,实现自动连续收料,切片装置切断废料片带,切片后的废料切片体积较小,便于收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刺绣机械,具体涉及烫片机。
背景技术
关于烫片机废料收集的相关技术,可以参考申请人之前申请的授权公告号为CN212121145U的中国专利,废料收集装置安装于烫片机机架上,若干烫片机机头沿烫片机机架长度方向等间距安装于烫片机机架前侧,所述烫片机机头设有驱动烫片带输送的送片电机,在烫片机机架后侧对应每个烫片机机头设置一废料收集组件,所述废料收集组件包括左右并排设置的两根轨道固定柱,两根轨道固定柱之间设有供烫片机机头输出的废料带向后输送的废料输送轨道,其利用了送片电机的动力,废料中后段利用自身的重力以及机器运作时的震动落下。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废料片带容易在废料输送轨道上积聚,影响废料的正常收集。
另外,现有废料收集装置,废料片带收料后仍然是带状结构,占用了较大空间,不利于安装其他可以扩展烫片机功能的自动化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烫片机废料片带收片与切片组合结构,实现自动连续收料,并且在废料片带收料后,对废料片带进行切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烫片机废料片带收片与切片组合结构,包括安装于烫片机大梁上方的收片装置和切片装置,所述收片装置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收片驱动轴、沿收片驱动轴轴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收片驱动轮、可沿左右方向滑动并与至少两个收片驱动轮对应配合的至少两个收片从动组组合模块,所述收片从动组组合模块包括至少两个收片从动组,其中一个收片从动组在滑动到位后与对应的一个收片驱动轮配合,所述收片从动组包括由收片驱动轮驱动转动的收片从动轮、与收片从动轮配合拉动废料片带的收片导向轮;
所述切片装置包括与收片驱动轴平行设置的切片驱动轴、沿切片驱动轴的轴向间隔设置并与至少两个收片驱动轮位置对应的至少两个切片组件;
所述切片组件包括切刀固定刀以及由切片驱动轴驱动并与切刀固定刀配合切断废料片带的切片活动刀;
所述切片装置位于收片装置下方,从收片从动轮和收片导向轮之间输出的废料片带向下通过切刀固定刀和切片活动刀之间并被切断。
优选的,所述切片活动刀固定于切片组支撑座,所述切片组支撑座通过支撑座销轴铰接于切片组安装座,所述切片驱动轴上安装有用于驱动切片组支撑座摆动从而实现切片活动刀活动的切片驱动凸轮。
优选的,所述切片组支撑座与切片组安装座之间设有在切片后实现切片组支撑座复位的切片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切片组支撑座上安装有驱动轴承销,所述驱动轴承销上安装有与切片驱动凸轮作用的驱动轴承。
优选的,所述收片装置还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止扣导板,所述止扣导板对应收片驱动轮位置设有止扣槽,所述收片从动轮和收片导向轮安装于从动组支架,所述收片从动组还包括安装于从动组支架的止扣件,当烫片机换色时止扣件沿止扣导板左右滑动,换色完成后对应的一个收片从动组上的止扣件扣入止扣槽。
优选的,所述止扣件为止扣轴承,所述止扣轴承安装于止扣轴承座,所述止扣轴承座安装于从动组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信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信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22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