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母合金试棒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51817.1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67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姜鲍;杜应流;施长坤;贾祥;何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应流航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2 | 分类号: | B22C9/02;B22C9/08;B22C9/20 |
代理公司: | 六安众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3 | 代理人: | 鲁晓瑞 |
地址: | 237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母合金试棒的制备工艺,包括模具清洁、模具组装、浇注、打壳;该方法中采用的成型模具包括成型模柱和底撑座,成型模柱和底撑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成型模柱的上端设有浇口,成型模柱的下端设有上π型槽,底撑座的上端面设有下π型槽,上π型槽和下π型槽形状相同且贴合组成金属液缓冲腔,成型模柱的下端面位于上π型槽的四个端部设有成型腔,成型模柱位于浇口的底面设有与金属液缓冲腔连通的浇道,成型腔的上端连接通气孔道;本发明采用底注式浇注,有效的降低金属液外来杂质,真实反应母合金产品的机械性能;不需要对试棒整体进行切割从而保证了成分的均匀性;一次成型缩短生产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母合金试件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母合金试棒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母合金试棒采用的是通用梅花形试棒,其工艺为熔炼后的金属液通过中间包从试棒模壳顶端浇入,等待其成型冷却成型后再通过打壳、切割、车削进而达到做机械性能试样样品。在实际制备中缺点是:1、金属液从梅花形模壳顶端直接浇注,浇注时直接冲刷模壳底端极易造成夹杂,影响金属液质量;2、壳形模壳浇注后切割成型容易造成局部过热,会改变母合金组织结构、造成成分偏析、晶胞点阵位错等缺陷,影响了机械性能检测;3、模壳制备生产周期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母合金试棒的制备工艺,通过浇道连通金属液缓冲腔,实现底注式浇注,有效的降低金属液外来杂质,真实反应母合金产品的机械性能,保证了浇注后的母合金试棒成分与产品成分的一致性,防止因外在原因而导致母合金产品机械性能的误判,保证了一炉试棒外形相同;不需要对试棒整体进行切割从而保证了成分的均匀性;一次成型缩短生产周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母合金试棒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模具清洁:对成型模具各个部件内部清洁,清除表层附着杂物;
步骤二、模具组装:把成型模具的各个部件进行组装并采用螺栓固定,然后通氩气保证内部流畅连通;
步骤三、浇注:金属液浇注到浇口底部的金属液缓冲槽内,然后通过浇道流入到金属液缓冲腔内,利用分流内浇口进入到成型腔内;
步骤四、打壳:浇注完成后,等待金属液冷却后,破碎成型模具,得到母合金试棒组,底部切割得到母合金试棒;
其中,该方法中采用的成型模具包括成型模柱和底撑座,所述成型模柱和底撑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成型模柱的上端设有浇口,所述成型模柱的下端设有上π型槽,所述底撑座的上端面设有下π型槽,所述上π型槽和下π型槽形状相同且贴合组成金属液缓冲腔,所述成型模柱的下端面位于上π型槽的四个端部设有成型腔,所述成型模柱位于浇口的底面设有与金属液缓冲腔连通的浇道,所述成型腔的上端连接通气孔道。
优选的,所述浇口的底部位于浇道的上端口外侧设有环形弧台,所述环形弧台与浇口内壁之间形成金属液缓冲槽。
优选的,所述下π型槽与浇道下端口对应的位置设有凹弧槽。
优选的,所述下π型槽与成型腔对应位置设有沉淀槽。
优选的,所述成型模柱靠近下端的侧壁棱角处设有平槽,所述平槽的底部与对应的底撑座的上下端面设有通孔,所述螺栓通过通孔把成型模柱和底撑座连接一体。
优选的,所述底撑座包括上台柱和下圆柱,所述上台柱和下圆柱一体设置,所述上台柱与成型模柱底面形状相同且对应连接。
优选的,所述成型模柱和底撑座采用石墨制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应流航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应流航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18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