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智能水处理系统的应急池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1156.2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5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范鑫帝;马跃华;赵殿生;李向南;樊陈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朗新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C02F1/00;E03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巨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3 | 代理人: | 王辉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海淀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智能 水处理 系统 应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水处理系统的应急池系统,包括用于收集智能水处理系统运行过程中损失的用水的用水收集系统(1),用于将用水分类后传送至相应应急池(3)的转运系统(2),用于存储用水并根据出水指令向水处理系统传送用水的应急池(3)和用于向应急池(3)发送出水指令的DSC系统(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智能水处理系统的应急池系统,能够将智能水处理系统日常运行中的“跑冒滴漏”等通过雨水管网进入应急池,在将收集的废水通过转运泵送至循环水系统实现清洁回收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水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智能水处理系统的应急池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水务即为智慧水务,是通过数采仪、有线或无线网络、水质水压表等在线监测设备实时感知工业系统供排水系统的运行状态,并采用可视化的方式有机整合水务管理部门与供排水设施,形成“工业水务物联网”,并可将海量水务信息进行及时分析与处理,并做出相应的处理结果辅助决策建议,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水务系统的整个生产、管理和服务流程,从而达到“智慧”的状态。
我国火电占可供电力的80%左右,而火电厂总用水量(100多亿吨)的90%用于循环水系统,其中排污水量占70%以上。目前,火电厂水务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如:水计量设施不完善,没有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跑冒滴漏严重;大量火电厂水资源分配不合理,废水资源没有合理利用;许多火电厂虽然设置了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标准,但是许多都未经处理后就排放,造成浪费。大量火电厂不重视用水和排水的管理,造成了火电厂的水平衡管理较为粗放,水量监控网络不成熟。即使是已开发的火电厂节水模型,也采用半人工半智能,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技术应用较少。
现有技术中对无法实现用于的清洁使用,易产生较多的水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水处理系统存在水资源浪费,无法实现清洁使用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智能水处理系统的应急池系统,能够将智能水处理系统日常运行中的“跑冒滴漏”等通过雨水管网进入应急池,在将收集的废水通过转运泵送至循环水系统实现清洁回收利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水处理系统的应急池系统,包括:
用水收集系统:用于收集智能水处理系统运行过程中损失的用水,用于将用水传送至转运系统,用于将用水信息传送至DSC系统,用水信息包括生活用水信息和工业用水信息;
转运系统:用于接收用水收集系统传送的用水,用于将用水分类后传送至应急池,用于将分类信息传送至DSC系统;
应急池:用于接收转运系统传送的用水,并根据用水生成储水信息,储水信息包括水量信息、水分类信息和水质信息,用于将储水信息传送至DSC系统,用于接收DSC系统传送的出水指令,用于根据出水指令将用水传送至水处理系统;
DSC系统:用于接收用水收集系统传送的用水信息,用于接收转运系统传送的分类信息,用于接收应急池传送的储水信息,用于接收智能水务系统传送的用水信息并根据用水信息生成出水指令,用于将出水指令传送至应急池。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水处理系统的应急池系统,作为优选方式,用水收集系统包括:
生活用水收集系统:用于收集生活用水中跑冒滴漏,用于将生活用水信息传送至DSC系统;
工业用水收集系统:用于收集工业用水中跑冒滴漏,用于将工业用水信息传送至DSC系统。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水处理系统的应急池系统,作为优选方式,DSC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系统:用于接收用水收集系统传送的用水信息,用于接收转运系统传送的分类信息,用于接收应急池传送的储水信息;用于将用水信息、分类信息和储水信息传送至数据处理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朗新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朗新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11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