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铠甲光纤与连接器的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51048.5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92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恒捷光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深圳余梅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519 | 代理人: | 陈余才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铠甲 光纤 连接器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铠甲光纤与插芯尾柄及连接器安装方法。铠甲光纤与插芯尾柄安装方法中,插芯和尾柄内部预先灌入有胶水;光纤一端剥离出的纤芯插入到插芯中并且光纤外的铠管插入尾柄中2‑3毫米深度之后,采用径向外力向尾柄施压直至尾柄产生形变,尾柄的形变压紧铠管外壁使得尾柄与铠管相互固定连接。本发明安装方法通过将尾柄压变形的方式来压紧铠管而形成相互固定连接,插芯、尾柄与光纤的固连不需要长时间等待胶水固化,因而在相互固定连接之后便可以直接进行其他的装配步骤,便能够适用于自动化流水线装配,可以满足自动化生产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缆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铠甲光纤与插芯尾柄及连接器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光缆是为了满足光纤在一定的机械或环境下正常实现光信号的传输而设计制造的,它是利用置于包覆护套中的一根或多根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并可以单独或成组使用的通信线缆组件。光缆内部由一定数量的光纤按照一定方式组成缆芯,外包有护套,而铠甲光缆是在缆芯之外包覆有螺旋铠甲层。
光纤连接器中必备的标准构件之一是光纤插芯。光纤插芯一般由纳米氧化锆(ZrO2)材料经一系列配方、加工而成的高精度特种陶瓷元件。光纤插芯末端会连接有一个金属材质制成的尾柄。单芯光缆与插芯装配时,通常做法是插芯与尾柄中的空间会提前灌入特种胶水,从光缆抽出的单根光纤纤芯贯穿插芯,而光缆抽出的光纤,或以聚酯层的保护下,或以涂敷高分子塑胶材料的保护下,一端会插入到尾柄中。将内部胶水完全固化通常需要等待25分钟左右,待胶水完全固化之后才可以进行后续的装配工作,胶水未固化时进行后续装配会导致纤芯和插芯移位,进而会导致胶水固化过程中,或产品加工过程中,或产品使用过程中纤芯断裂,或其它的与传输相关的产品质量问题。若要进行自动化的装配,胶水固化的过程直接阻碍了整个装配流水线的顺利运行,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而提供一种铠甲光纤与插芯尾柄及连接器安装方法,使其能够适用于自动化的装配,满足自动化生产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铠甲光纤与插芯尾柄安装方法,插芯和尾柄内部预先灌入有胶水;光纤一端剥离出的纤芯插入到插芯中并且光纤外的铠管插入尾柄中之后,采用径向外力向尾柄施压直至尾柄产生形变,尾柄的形变压紧铠管外壁使得尾柄与铠管相互固定连接。
将光纤的纤芯插入到插芯之前,需要先进行存余长步骤:将光纤向铠管内推入。
进行存余长步骤后,在铠管顶端外2至3毫米的位置为分界,剥离光纤表面的涂敷层,以露出纤芯。
将光纤的纤芯插入到插芯中时,纤芯与涂敷层的分界处卡在插芯内孔的锥形口内。
采用压接机或压接臂从径向对尾柄施压直至尾柄产生形变。
铠管插入尾柄中的深度范围是2-3毫米。
铠甲光纤与连接器安装方法,其包括以上铠甲光纤与插芯尾柄安装方法,尾柄与铠管之间形成固定连接之后即进行后续装配步骤,胶水的固化过程在所有装配步骤之后进行。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尾柄压变形的方式来压紧铠管而形成相互固定连接,插芯、尾柄与光纤的固连不需要长时间等待胶水固化,因而在相互固定连接之后便可以直接进行其他的装配步骤,便能够适用于自动化流水线装配,可以满足自动化生产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铠甲光纤与插芯尾柄安装剖视图(尾柄未发生形变)。
图2为本发明铠甲光纤与插芯尾柄安装剖视图(尾柄已发生形变)。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视图所示产品均为适应图纸大小及视图清楚而进行了适当的缩小/放大,并不对视图所示产品大小加以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介绍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恒捷光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恒捷光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10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