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考虑并网稳定性的阻抗分频塑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50748.2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6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芃;郑天悦;邓俊;彭书涛;王建波;李小腾;张艳丽;贺瀚青;金吉良;冯雅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2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鹏威 |
地址: | 71005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考虑 并网 稳定性 阻抗 分频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并网稳定性的阻抗分频塑形方法,针对风电场发生次同步振荡的现象,采用阻抗分析法可以通过建模或者测量装置得到风机的阻抗模型,通过对风机的阻抗曲线进行塑形,从而解决次同步振荡问题,保证风机并网的稳定性,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阻抗塑形方法,根据风机的硬件结构和控制系统结构,对风机进行阻抗建模得到风机阻抗Zsubgt;inv/subgt;,并提取阻抗中的电阻、电感、电容分量,采用设备对风机接入的电网进行阻抗测量,得到电网阻抗Zsubgt;g/subgt;;由此在变流器中加入如上设计的前馈环节Gv,便能够在电网阻抗背景Zg情况下实现并网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考虑并网稳定性的阻抗分频塑形方法。
背景技术
针对风电场发生次同步振荡的现象,分析方法主要有状态空间方程方法和阻抗分析法。状态空间方程方法,通过建立风机并网系统的所有状态方程,通过特征根来分析潜在的不稳定频率。但是该方法依赖于了解系统全部环节的结构和参数,而电网的参数往往难以获得或随潮流发生变化。采用阻抗分析法可以通过建模或者测量装置得到风机的阻抗模型,通过对风机的阻抗曲线进行塑形,从而解决次同步振荡问题,保证风机并网的稳定性。常规的阻抗塑形方法,着眼点在于采用常见的环节比如加入虚拟阻抗、电容电流乘一定系数前馈、电容电压乘一定系数前馈,来实现阻抗塑形。这些环节的调节效果受系数影响较大、能够调节的阻抗频段局限,因此只适用于一些特定的电网阻抗条件。而通过改变风机控制参数实现阻抗特性改变的方法,对风机的控制特性造成影响,也影响了基于控制性能考虑而设计的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考虑并网稳定性的分频阻抗塑形方法。解决了采用改变控制参数的塑形方法导致的对控制性能的影响,也解决了采用常规前馈、反馈环节存在的阻抗塑形效果有限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考虑并网稳定性的分频阻抗塑形方法,对风机的阻抗进行特征分量提取,分成电感分量、电阻分量和电容分量;采用分频系数结合三个分量来描述一个新的阻抗曲线,进而根据并网稳定性的要求,求得分频系数值;再结合电压前馈对阻抗特性的影响,反推设计电压前馈环节的表达式,在风机的控制中加入所述电压前馈环节实现阻抗塑形。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考虑并网稳定性的分频阻抗塑形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风机的控制系统结构,推导变流器的阻抗模型Zinv;
步骤2:提取步骤1得到的阻抗模型中的电阻、电感、电容分量;
步骤3:对风机接入的电网进行阻抗测量,得到电网阻抗Zg;
步骤4:定量刻画变流器阻抗Znew,并根据稳定性判据来确定分频系数k1、k2、k3的值:
步骤5:构造一个电压前馈环节Gv,来实现阻抗塑形;
步骤6:在变流器中加入步骤5构造的前馈环节Gv,进行变流器的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建立风机变流器的控制器模型;采用定电流的控制方式,采用dq轴电流解耦的控制方法,采用矢量描述方法,控制器表达式为:
Vr=-GciI+GcpI
步骤1.2:将风机的直流侧电压视为恒定值,风机逆变器采用L型滤波器,得到滤波器的矢量表达式:
Vr-Vg=Z0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07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